扫码访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2022 > 2022年湘西州聚焦“两会” > 回眸•奋进

回眸·奋进丨系列报道(六):擦亮生态湘西绿色名片 ——全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2022-01-01 16:54 作者: 来源:湘西融媒 【字体:

八面山烤烟基地(曾祥辉 摄)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保靖黄金古茶园

山水是湘西最靓的名片,生态是湘西最大的资源,绿水青山就是湘西的金山银山。过去的五年,湘西州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历史成就。

泸溪县浦市古镇中元祈福-舞动古镇(张克宁 摄)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高位推动。建立健全州领导“联县包片督办”制度,州委书记、州长及州委常委、州政府领导深入一线率先垂范、高位推动。州县市均成立由党委主要负责人任主任、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第一副主任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制定《湘西州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湘西州重大环境问题(事件)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生态环保大格局进一步夯实。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个文明建设绩效考核和政府目标管理考核,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责任落实情况纳入重大事项督查督办内容,把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纳入州、县(市)、乡(镇)三级学习中心组重要学习内容。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推动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牵头、全民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大格局,彻底理顺“岸上和水里”、“地上和地下”、“城市和农村”、“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关系,有效解决了生态环境保护职能上的交叉重复与多头治理。

峒河十万亩优质椪柑示范基地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五年来,州委、州政府立足湘西州自然生态和原生态文化的最大优势,把建设生态湘西作为重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历时五年的攻城拔寨、集中攻坚,全州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0%以上,成功创建了世界地质公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全国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州、国家森林城市,被国家林草局誉为“南湘西、北延安”两个绿色发展典范城市,绿色已成为湘西最靓丽的底色。2021年,地级城市吉首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98.8%,全州空气环境质量排名全省第一,连续四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有望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奖励,PM2.5平均浓度22微克/立方米,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过渡期第二阶段目标值;39个国省控水质考核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达标率为100%,14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为100%;8个县市均完成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源环境质量状况评估。

泸溪县兴隆场“玻璃椒”椒农喜庆丰收场景(张克宁摄)

——生态环境全过程监管持续推进。深入推进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坚持“铁腕”治污,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有效预防和处置环境事件,五年内全州未发生较大以上环境安全事件。加强“矿区”、“园区”、涉危险废物项目和涉尾矿库项目管控,严格国土空间规划和“三线一单”管控要求,积极引导工业项目入园。坚决遏制钢铁、铁合金、有色冶炼、石化、化工、建材等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高度重视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信访问题,2017以来州本级累计接到信访和举报投诉案件2699起,受理率100%,案件办结率99.8%,公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不断提升。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启动州区域生态环境监测站建设,累计安装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85家,建成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10个、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14个、饮用水水源水质自动监测站3个、小微站25个,设置尾矿库监控井232个,基本实现主要污染源监测全覆盖。

龙山县里耶脐橙基地

——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成效明显。五年来,全州各级各部门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重视程度之高、工作力度之大、工作成效之好前所未有。2021年以前,收到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交办和反馈问题402个,已整改办结397个,正在办理的5个共性问题需长期坚持、持续推进。2021年以来,2021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2020年省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2021年省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112个,已办结100个,正在办理12个,特别是解决了长江经济带警示片交办的振兴、文华尾矿库等一批重点难点历史遗留问题。2018年来,坚决打好打赢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完成“三年行动计划”目标,认真梳理群众关切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以项目化、清单化持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累计完成432项任务,2019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度考核排名全省第二,获省人民政府通报表扬。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完成重大转型。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愈发彰显“国家森林城市”的风采。统筹做好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安全保障、水文化彰显“五水”文章,持续推动河长制工作走深走实,让“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成为湘西的最美景象。提出“建立完善的林长制工作体系和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制度机制,实现森林草原资源‘保存量、扩增量、提质量’,确保生态系统持续向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积极贡献”总体目标及阶段性目标,在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上下功夫、作文章。纵深推进涉矿污染综合治理,大力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按照“减量转换”原则,支持锰、锌、砂石土等矿业整合项目,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环境准入,积极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态旅游等绿色低碳产业项目,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势产业链发展。以“美丽湘西”建设为抓手,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实施传统村落保护与整治项目310个,改造特色民居1万户,创建300个示范村、100个精品村,加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生态环境保护法制进一步健全。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的基本方针,严格执行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红线制度和“三线一单”管控措施,不断完善地方环境保护法规,把好重点区域、流域、行业的环境准入关,坚决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完成了全州“三线一单”编制,颁布实施了湘西州环境保护条例、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吉首市城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等10部地方性法规,特别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全票审议通过,是全国332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中第一个颁布该条例的市州,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制保障。通过完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体系、强化规划环评对项目环评的刚性约束、严格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准入、推进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以“绿色标尺”服务高质量发展。

花垣湘西黄牛养殖基地

——积极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将优化营商环境贯穿于生态环境源头管控工作始终,强化了“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保障。推进简政放权,2020年开始实行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对54类建设项目实施“告知承诺”制环评审批,对33类建设项目豁免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审批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压减60%以上,8项行政许可需提供的申请材料平均压减到2.8项。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优惠政策,对涉及疫情防控的建设项目进行“不见面”审查,同意医疗机构辐射安全许可和部分建设项目环评延期办理。

龙潭美丽新农村(王力平 摄)

过去的五年,是生态绿色点缀辉煌的五年。展望未来,湘西州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发挥资源和生态优势,努力探索出一条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的有效路径,奋力打造全国绿色低碳发展样板区。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