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保障,发挥慈善力量探索共同富裕湘西实现路径

来源:《湘西工作》2022/9 作者:州委改革办 2022-11-02 11: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低收入群体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帮扶人群。”党中央明确指出,要完善再分配制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建立健全改善城乡低收入群体等困难人员生活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要建立健全回报社会的激励机制,鼓励引导高收入群体和企业家向上向善、关爱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事业。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畅通社会各方面参与慈善和社会救助的渠道,全方位提升低收入群体特别是特殊困难群体社会保障水平,让全体人民共同迈向共同富裕。

【政策聚焦】

★习近平总书记《求是》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有效减轻困难家庭教育负担,提高低收入群众子女受教育水平。要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逐步缩小职工与居民、城市与农村的筹资和保障待遇差距,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水平。要完善兜底救助体系,加快缩小社会救助的城乡标准差异,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兜住基本生活底线。要完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重点解决好新市民住房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建立健全回报社会的激励机制。鼓励引导高收入群体和企业家向上向善、关爱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事业。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完善有利于慈善组织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畅通社会各方面参与慈善和社会救助的渠道。探索各类新型捐赠方式,鼓励设立慈善信托。加强对慈善组织和活动的监督管理,提高公信力和透明度。落实公益性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完善慈善褒奖制度。

★《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 年)》:健全统一的城乡低收入群体精准识别机制,持续迭代升级大救助信息系统,实现经济状况统一核对、救助对象精准认定、救助需求统一发布、救助绩效精准评估,确保“不落一人、不落一户”。进一步扩大社会救助覆盖人群,完善低收入群体救助帮扶和兜底保障机制,推进分层分类精准救助,确保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有基本保障。实现低保对象应保尽保,完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稳步提高低保标准,完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实施助力困难群众共同富裕“七大行动”,建立困境妇女、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完善特殊群体的福利保障政策,建立适度普惠的儿童福利制度,强化孤儿、困境儿童基本生活兜底保障,确保每位儿童健康养育成长。健全残疾人保障和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健全困难职工帮扶机制。

【他山之石】

浙江省 :实施山海协作工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百亿帮扶致富工程”,为欠发达乡镇加快走上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道路奠定了扎实基础。总的来看,浙江有四把推进共同富裕的“金钥匙”:一是用好扬优势强弱项的辩证法,在补齐民生领域短板、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二是用好敢破善立的改革观,在探索二次分配问题上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三是用好内外联动的开放观,坚持“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更好地发挥了窗口作用。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民生、办实事、促和谐。

山东省淄博市 :制定出台《淄博关于建设高品质民生促进共同富裕的行动方案(2022—2024 年)》,是全国地级市第一个共同富裕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通过三年努力,产业发展对就业增收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民生福祉明显改善,文化软实力全面提升,品质民生建设水平走在全省前列,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持续提高,全力打造普惠性高品质民生。加快打造人民满意的优教之城、病有良医的健康之城、福寿安康的颐养之城、劳有厚得的优享之城、文明和谐的宜居之城,聚力打造能级优、品质高、活力强、群众富的全域共同富裕先行城市。

广东省 :推动民生“七有”变“七优”。广东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要抓手,以完善和创新社会治理为重点工作,让共同富裕更可感知、可拥抱、可获得。聚焦教育强省、健康广东等重要民生领域目标,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办好社保、住房、养老等民生实事,以更高质量、更具普惠性的公共服务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同时,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 ;全面促进社会融合,不断拓展外来人口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方法 ;强化依法治理,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建设高水平的平安广东、法治广东。

【湘西探索】

湘西州在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上闯出新路子

近年来,我州聚焦民生领域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建设,着力完善民生保障体系,大力兴办民生实事,不断增添高质量发展的民生成色,为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扎实基础。一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双减”部署要求,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学校间教育水平差距,健全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保障机制,加强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公办、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全面消除“大校额”“大班额”,义务教育巩固率达 98%,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支持吉首大学“双一流”建设,支持湘西职院开展国家“双高计划”创建,理顺吉大师院办学体制。始终把人民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深入实施健康湘西行动,加强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标准化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建设,支持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促进中医药和土家医、苗医等民族医药传承和创新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让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大力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应急物质保障、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重大疫情救治、慢性病综合防控等体系,筑牢重大疫病防控的“防火墙”。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全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残疾人、脱贫监测户边缘户和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等重点群体就业,年均新增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4 万人。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面落实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待遇调整和异地就医结算政策,统筹抓好大病保险、城乡低保、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和抚恤优待等社会保障。提高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加强对弱势群体关心关爱,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城乡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费和社会集中养育孤儿、散居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加强社保资金、医保资金、公积金监管,提高基金保障能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养老钱”“保命钱”“买房钱”。建立健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和老年健康支撑体系,逐步提升老年人福利水平,让老年人颐养天年、安享晚年、益寿延年。三是大力兴办民生实事。在办好省定民生实事的同时,每年认真办好 15 件左右州定民生实事。认真落实好党史学习教育要求,建立办好“五位”民生实事和“五类”人员帮扶长效机制,尽心尽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办到群众心坎上。

探索共同富裕背景下

湘西孤儿集中养育的慈爱园模式

湘西州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首倡地。据州民政部门统计,全州现有孤儿 1002 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1418 人(以下统称孤儿)。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不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指示精神,湘西州委、州政府于 2014 年开始探索 散居孤儿的集中养育,创办了州慈爱园。为切实保 障孤儿的生存权与发展权,促进孤儿的全面发展,确保孤儿健康成长、学有所成、顺利成才,州慈善 总会决定实施“慈善助孤”项目,持续汇聚社会爱 心力量,在教育、医疗、生活等方面为孤儿的成长、成才提供慈善力量的帮扶和救助。一是推行集中养育,给予孤儿家的温暖。2015 年以来,在湘西州慈 善总会的推动下,州本级和 7 个县陆续开办了慈爱 园,逐步形成了“1+7”的孤儿集中养育格局,探索 出了集生活照料、心理疏导、教育辅导、素质拓展 “四位一体”的孤儿集中养育模式,逐步建立了孤儿救助长效机制,为散居孤儿的教育和发展提供了 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全州 8 所慈爱园运转正常,集中养育了 746 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他们像普通家庭孩子一样快乐幸福的成长、成人、成才,集中养育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目前,湘西州已逐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民政负责、慈善推动、社会参与、养育一体”的助孤体系,成为全国首个地区级成建制推行孤儿集中养育的市州,实现了从保障孤儿生存权到促进孤儿全面发展的跨越,为民族地区系统救助孤儿提供了湘西样本。二是实施慈善助学,助力孤儿成长成才。为让孤儿更好接受教育,确保孤儿健康发展、成长成才,多年来,湘西州慈善总会围绕“慈善助孤”项目,持续聚合慈善资源,实施了一系列助孤助学项目。实施“慈爱阳光班”项目。2017 年开始,在湘西州民族中学高中部开设“慈爱阳光班”,资助 167名孤儿在内的贫困家庭孩子完成高中学业。已毕业的 86 人中,本科录取 38 人,专科录取 36 人,高职单招 12 人。实施“朝阳助学”项目。资助本科以上孤儿大学生每人每期 5000 元学费,累计发放朝阳助学金 9 期 305 人次。实施“孤儿职业教育”项目。先后与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等 12 所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开展订单式培养,提升孤儿谋生技能,拓展孤儿就业渠道,确保所有孤儿能有一技之长,步入社会后能自力更生。三是拓展募捐渠道,汇聚社会爱心力量。为确保“慈善助孤”项目的顺利实施,湘西州慈善总会积极拓展慈善募捐新渠道、搭建共同富裕新平台,为项目实施持续提供资金和物资保障。积极开展“慈善一日捐”。每年以宣传《慈善法》为契机,在全州范围持续开展募捐活动。2015 年以来,共募集善款 859.34 万元。积极组织“互联网 + 募捐”。结合“腾讯 99 公益日”活动,以“关爱贫困孤儿助学”为主题,发起了网络筹款,2019 年以来,累计筹款 2682 万元。积极引导社会捐赠。积极宣传引导爱心单位、组织、人士关爱孤儿,全州 8 所慈爱园累计接收社会各界爱心捐款 1824.89 万元,物资折价 571.54 万元。四是积极壮大慈善基金。在澳门君天集团、吉首农商行等爱心企业的支持下,慈善基金由600 万元增长至1400 万元,累计收益219.1 万元。

“慈善助孤”实施以来,通过集中养育和实施“慈爱阳光班”、“孤儿职业教育”、“朝阳助学行动”等“关爱贫困孤儿助学”项目,支出各类帮扶金 2155.4 万元,惠及湘西州孤儿 4500 余人次。目前,仍有 279名孤儿在合作院校免费就读,已毕业的 56 名孩子均顺利就业,实现了“慈善助孤”项目保障孤儿权益,实现孤儿全面发展的初衷。2021 年,“慈善助孤”获评第四届湖南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孤儿家庭状态彻底改变。大部分散居孤儿存在情感缺失、照料缺位的困境,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普遍较差,政府每月给予散居孤儿 950 元的生活补助远不能满足孤儿健康成长的需要。比如,吴高进、吴凤香两兄妹的父母分别于 2006 年和 2008 年因病去世,兄妹二人靠拾废品、给邻居放牛艰难度日,2015 年,吴高进兄妹二人到慈爱园生活后,生活、学习都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慈爱园对孤儿的集中养育,彻底解决了监护人能力不足和孤儿健康成长等问题,有效改变了孤儿家庭生活状态。同时,慈爱园通过开设道德讲堂、进步讲堂,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学会在感恩中成长。通过人性化的家规、军事化的管理,给孩子们营造了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们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能力不断提升,家庭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不断增强。广大孤儿实现成长成才。通过 7 年集中养育的实践探索,湘西州8 所慈爱园集中养育的 746 个孩子,逐渐从调皮乖张的野孩子、纠结往事的苦孩子,转变成了奋发学习、知恩感恩的好孩子、红孩子,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成功地扭转了人生轨迹,描绘出了不一样的人生画卷。从慈爱园走出的孩子中有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的学生,有毅然参军入伍、报效祖国的军人,也有心怀感恩回报家乡的乡镇干部、村医 ;5 名孩子在校学习期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5名孩子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随着“慈善助孤”项目的持续开展,湘西州越来越多的孤儿走出了大山,步入校园,走向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慈善助孤氛围不断浓厚。近年来,以“慈善助孤”为主题,在州内开展全域性“慈善助孤”大型活动 5 次,在国家、省、州主流媒体发表报道 40 余篇。《人民日报》《中国社会报》《改革内参》《慈善公益报》先后发表了多篇专题报道。2021 年 4 月,湖南省脱贫攻坚大型成就展,湘西州推行孤儿集中养育、创办爱的家园作为“全球减贫案例”重点展示。通过集中宣传,广泛报道,极大激发了全社会参与慈善助孤的热情,很多爱心人士纷纷到慈爱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很多义工、大学生志愿者、高层次人才主动到慈爱园为孤儿开展一对一功课辅导,吉首大学还把州慈爱园作为学生实习基地,使帮扶活动常态化。上海米子电影团队耗费一年多时间,为孩子们拍摄纪录片《轨迹》,真实的反映湘西州孤儿集中养育的情况,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关爱孤儿的氛围不断浓厚。


投稿邮箱丨xxzxxgz@sina.com

联系电话丨0743-822125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