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无障碍
扫码访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前三季度我州规模工业生产稳定增长

2015-12-21 17:30 作者:王凭跃 来源:湘西州政府门户网站 【字体:
  

    今年前三季度,全州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57.6亿元,同比增长5.3%工业生产呈现出企稳回升态势

  一、我州前三季度工业生产现状

  1.工业生产呈现出逐步“回升”的态势

  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前三季度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57.6亿元,同比增长5.3%一季度实现工业增加值18.7亿元,同比增长4.1%上半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9.8亿元,同比增长5%增速呈现逐步回升态势。三季度增速比一季度回升1.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升0.3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规模工业增加值及速度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增加值(亿元)

  11.4

  18.7

  25.9

  30.7

  39.8

  45.2

  51.3

  57.6

  同比速度(%

  11.6

  4.1

  2.0

  1.9

  5.0

  5.0

  5.2

  5.3

  2.轻工业较快发展、重工业企稳回升

  前三季度,全州轻工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3.4亿元,同比增长22.8%比一季度上升13.1个百分点,轻工业生产的回升,主要是酒的制造、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较快增长所致。其中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产值同比增长73.7%、湘西老爹生物有限公司产值同比增长90.5%、吉首诚成纺织有限公司同比增长41.1%重工业生产由于部分企业恢复开工等因素的影响,也在企稳回升。前三季度,全州重工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44.2亿元,同比下降2.7%虽然仍呈负增长,但比一季度回升了1.9个百分点,其中,东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产值同比增长106.9%太丰冶炼公司产值同比增长10.8%泸溪蓝天冶化有限责任公司产值同比增长13.7%这些重点企业的较快增长为重工业的生产形成上拉作用。

  3.三大支柱产业生产回升

  前三季度,我州矿产业、食品加工业、生物医药三大支柱产业共实现工业增加值37.7亿元,同比增长1.2%比一季度回升1.1个百分点。其中矿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9.7亿元,同比下降5.8%比一季度回升0.5个百分点;食品加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5亿元,同比增长29.3%比一季度回升25.8个百分点;生物医药实现工业增加值1.5亿元,同比增长11.9%比一季度回升10.2个百分点。

  4.产业园区及工业集中区生产回升

  前三季度,全州产业园区及工业集中区共实现工业增加值31.9亿元,同比增长1%比一季度速度回升6.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升1.6个百分点。我州三家省级产业园区在前三季度均实现较快增长态势,集聚效应凸显。其中湘西经济开发区实现工业增加值9.4亿元;吉首经济开发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8亿元;永顺经济开发区实现工业增加值0.4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9.3%20.7%33.5%

  5.去年新成长的一批企业,拉动增长3.4个百分点。

  去年新开工企业和规模以下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66家,这批新成长的企业在今年起到一个上拉的作用,截止到9月份,66家新进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6.9亿,同比增长90.7%拉动规模工业增加值速度增长3.4个百分点。

  6.主要产品产量有增有降

  前三季度,白酒4744千升,同比增长53.9%电解锌22.8万吨,同比增长24.6%磷肥0.7万吨,同比增长32.9%电解锰39.1万吨,同比下降6.8%水泥206.6万吨,同比下降6.9%发电量10.5亿千瓦小时,同比下降7.7%硫酸32.4万吨,同比下降17.5%锌精矿10.3万吨,同比下降26.3%锰矿石59.7万吨,同比下降40.9%

  7.各县市工业发展不平衡

  从各县市工业发展情况看,全州除花垣县呈负增长的态势外,其余县均呈现出一定速度的增长。永顺县实现工业增加值3.2亿元,同比增长24.1%凤凰县实现工业增加值2.6亿元,增长23.2%吉首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4.1亿元,同比增长21.6%古丈县实现工业增加值2.4亿元,同比增长22%保靖县实现工业增加值5.1亿元,增长7.3%龙山县实现工业增加值3.4亿元,增长6.1%泸溪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4.6亿元,同比增长2.4%花垣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2.1亿元,下降12.1%

  二、我州规模工业发展依然存在的不利因素

  1.我州主导锰产品价格逐步下跌,势必影响下阶段企业生产。

  截止至20159月底,电解锰市场价格在9050/吨左右,比去年同期跌了29.6%比一季度下跌了19.9%价格呈现下跌趋势,因锰企业生产成本超过13000元(仅电费7000*0.6/+锰矿10*800/=12200元),企业生产入不敷出,亏损加大,导致企业停产多。截止9月份,电解锰51冶炼企业中有30家停产,58.8%停产面近六成,电解锰产量同比下降6.8%,锰冶炼行业增加值下降11.6%

  电解锌市场均价在14340/吨左右比去年同期跌了15.6%比一季度下跌了10.9%今年我州电解锌企业生产基本保持稳定生产,截止9月份,电解锌产量同比增长24.6%,锌冶炼行业增加值增长21.6%

  2015年电解锰电解锌价格变动情况(每月平均含税均价)

 

   

   

  /

  项目

  工业品出厂

  电解锰

  电解锌

  今年价格

  去年价格

  今年价格

  去年价格

  1

  11800

  12650

  16100

  15000

  2

  11580

  12500

  16130

  14900

  3

  11300

  11850

  16050

  14760

  4

  10300

  11850

  16900

  15140

  5

  10300

  12350

  16350

  15150

  6

  10800

  12500

  16000

  15900

  7

  9950

  12600

  15580

  16850

  8

  9950

  12750

  14690

  17000

  9

  9050

  12850

  14340

  17000

  2. 融资渠道受限,制约工业经济的发展

  我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75户,98%以上均为中小企业,且“两高一资”企业占总户数的60%部分企业资产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信贷风险较大,企业信用度难以达到银行部门要求,不但很难获得银行支持,而且也很难建立稳定的银企关系,从而增加了企业贷款的难度,截至9月底,各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为671.6亿元、281.7亿元,存贷比仅为41.9%从全州开工的技改项目资金来源看,企业自筹资金达80%85%商业银行贷款支持仅为15%20%

  3.要素制约明显

  最突出的是电价问题,目前我州工业电价比周边地区每度要高0.15元左右,每吨电解锰电价成本在4250-4450元之间,每吨电解锌电价成本在3000元左右,电价在总成本中超过1/3而过来都不到1/4电价过高,企业不堪重负,生产经营困难。其次,矿石原材料供应不足,受环保等因素影响,部分锰锌采选企业处于停产状态,加上外矿引进困难,矿石原材料供应紧缺,导致部分锰锌加工企业停产。

  三、下阶段我州规模工业经济发展趋势初步预测

  受国际国内经济放缓及市场需求萎缩影响,我州主导产品锰锌价格仍将处于低迷状态,现有产能不能释放,电解锰价格倒挂的现象短期内无法解决;企业利润将进一步下滑,停产和限产的现状将仍然得不到明显改善。今年新建新开工企业缺乏、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同时由于部分重点企业运行艰难,下拉因素明显,初步预测:下阶段仍将处于一个低速缓慢增长的趋势。

  四、对下阶段工业经济运行的建议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坚持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主攻方向,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为引领,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巩固锰锌整合成果,引导优势资源向骨干企业聚集,鼓励企业整合发展、抱团发展,提升“湘西矿业”品牌。支持现有骨干企业技术创新、精深加工,打造大型矿业集团;致力锌系列新材料开发,突出抓好湘西国家锰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重点工业技改、州校科技创新合作、湘西地区开发产业项目,加大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力度,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可以围绕湘西厚重的文化,整合、完善民族工业品生产,建立规范有序、完整的旅游产品市场,真正实现我州的文化产业变成实体产业的飞跃。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毫不动摇地推进项目建设

  培育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食品加工、生物医药产业,加快推进铝、钒、钾、镁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打造新材料、新能源基地。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入园,抓好湘西经济开发区扩规修编和项目入园,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大力支持泸溪县工业集中区、花垣县工业集中区、保靖县工业集中区、凤凰县工业集中区四个省级工业集中区基层设施建设及新项目入园。

  ()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使企业适应市场需要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企业要树立积极应对的思想,消除等待观望的心理,在危机中寻找市场的机遇和发展的机遇。一是实行严细管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要加大企业内部管理考核力度,搞好节能降耗和节支增效指标的分解落实;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降低工艺消耗和资金占用;进一步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二是调整企业产品结构,增加适销对路产品生产和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大营销创新,完善营销策略,建立快速反应的营销机制,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狠抓项目建设,释放新增产能

  一是不断加强项目前期研究,完善工业项目库,确保工业项目建设一批、开工一批、贮备一批。重点抓好东方矿业锰整合15万吨电解锰生产线二期建设、东顺纸业10万吨高档生活用纸项目、华润雪花20万吨/年啤酒生产线项目、丰达合金锰基合金三期扩建、沃华德10000台套智能机器人等20个重点项目建设,努力培育我州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突出抓好拟投产项目实施,分解责任,落实任务,加快推进,确保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形成工业新的增量。二是帮扶骨干企业,实现恢复增长。对锰锌骨干企业,从原材料保障、电力供应、电价下浮、税收地方部分返还等环节加以扶持,帮助企业复产达产,恢复正常生产经营,释放产能增产增效;积极支持支持酒鬼酒的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加大营销走出困境;支持我州高纯金属、合金材料、微细粉体、新型储能等新材料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发展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医药食品、民族民间、旅游文化等特色优势产业,构建多点支撑的新型工业体系。三是力争新增贷款,破解资金制约。支持和鼓励省级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采取多种形式,组建融资平台;完善担保体系建设,力争完成州兴业担保公司增资扩股工作,提高担保能力;鼓励企业直接融资,对符合“西开”、“两民”贷款贴息政策的工业企业,优先给予贷款贴息补助支持;积极支持工业企业直接融资,鼓励采用集合票据、股权交易等方式募集资金,加快发展。全力支持企业规范管理,做大做强,加快上市融资进程。全年力争新增工业贷款,努力缓解园区、企业、项目建设资金困难。四是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大力鼓励与扶持企业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来延长产业链条,通过延长产业链,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强电力、原材料、运输、资金等生产要素协调,帮助企业解决用地难、用工难、融资难、审批难等难题,为企业排忧解难。积极争取省实施电价补贴政策,合理调度原料供应,加强银企合作与扶持资金,确保企业达产增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