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访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要闻 > 湘西时政

“医养结合”推进养老服务改革

2019-11-22 08:52 作者: 来源:团结报 【字体:
  “医养结合”推进养老服务改革
  ——吉首市:石家冲街道康养中心为特困群众打造安享乐园
  本报记者 周名猛 通讯员 杨七斤 李万元
  近年来,吉首市有效整合基层敬老院和乡镇卫生院的养护和医疗保障资源,将集中供养、医疗救助、扶贫兜底等工作相融合,创建了石家冲街道康养中心,在全州率先探索实施了“医养结合”集中供养城乡失能群众的工作模式。
  2018年 10月25日,石家冲街道康养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中心共设14间起居室,28张床位。康养中心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服务热情周到,管理科学有序,为供养失能群众搭建了一个“幸福家园”。
  立足实际情况,探索“医养结合”集中供养模式
  农村失能群众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其养老服务直接关系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同时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补短板的“硬任务”。这些失能、半失能人员,不仅丧失或者半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患有各种疾病,需要日常性的医护疗养或者是经常性就医治疗。
  在石家冲街道康养中心接受集中供养服务的人数为18人,他们来自吉首市各乡镇街道,其中有14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冠心病、脑溢血后遗症、肠系膜淋巴结炎等疾病。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聚焦脱贫攻坚, 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为贯彻落实全省到2020年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50%的工作目标,吉首市从实际出发,针对失能、半失能人员开展“医养结合”模式的集中供养创新,为特困人员打造安享乐园,实现了养老和医疗服务的双提升。
  改革后,吉首市医养结合模式实现了城乡失能、半失能特困群众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为失能群众提供及时、便利、精准的医疗服务,很好地解决了政府供养和医治失能、半失能人员过程中遇到的“养而缺医”或“医而不养”的难题。石家冲街道康养中心在全州起到办点示范的作用, 得到省民政厅、省卫健委的大力肯定,认为“该模式可复制、可推广”。
  改造基础设施,满足失能群众需求
  因区域调整,原寨阳乡被调整为石家冲街道,随之成立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入吉首城区,辖区内群众的健康防疫服务转至石家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之距离城区较近,群众看病就医直接前往吉首城区的各大医院,石家冲街道卫生院业务锐减,医护人员收入也难以保障,卫生院住院部和医疗资源逐渐被闲置。
  为了给集中供养特困人员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吉首市整合资源,市民政局筹资129万余元,市卫计局筹资78万余元,将原寨阳卫生院住院部进行改造,建设了厨房、无障碍通道、洗衣房等相关设施,统一配置床、床头柜、消毒柜、留置柜等设施设备,安装监控、呼叫器等安保设备,还购置了医疗卫生器材设备等,建成14间标准起居室,共28个床位。原在敬老院供养的人员进行了分流调整,部分人员由亲属接回家进行供养,部分调整到吉首市中心敬老院进行集中供养,部分失能、半失能人员进入新成立的石家冲康养中心进行集中供养。
  “康养中心成立后,城乡失能、半失能人员实现了从分散供养到集中供养的转变,同时也实现了从单纯的确保生存的供养方式升级到‘医养结合’、注重生存和生活品质的集中供养方向转变,不仅让他们生活很舒畅,还可以享受到医疗、护理、康复,生活也很有品质。”石家冲街道康养中心日常工作负责人高冬艳说。
  改革管理模式,搭建失能群众“幸福家园”
  吉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石家冲街道康养中心的建设与运营工作,确定为“公办非营利”的属性定位,并将服务对象定为吉首市城乡特困供养失能及半失能、计划生育失独后失能、健康扶贫对象中特困家庭失能等人员。
  康养中心成立后,对原寨阳乡敬老院的工作人员进行全面调整,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人力资源公司招聘敬老院工作人员,委托省级培训机构开展养老服务质量业务培训,年底对敬老院进行绩效考核,根据及格、优良、优秀三个等级,按照档次给子绩效奖励。按照1∶3的标准配备专职护理员8名,配备医护人员7名。他们的工资分别由市民政局和市卫健局发放。8名护工来自全州各县市,在经过专业化培训和康养中心负责人面试后上岗,市民政局给他们的工资待遇是每月2700元(含五险)和500元绩效奖励。
  与此同时,康养中心改变过去“乡镇自主管理,民政业务指导”的管理模式,变为“乡镇管理为主,卫健管理医疗,民政管理养老”的三方协调管理模式。敬老院的财务、院务管理 由乡镇(街道)负责,工作人员的招聘、解聘、考核以及监督管理由乡镇(街道)与民政部门共同负责,医疗养护由卫健部门负责。
  康养中心的经费使用上,采取“集中资金,统一管理,计划列支”的方式。具体说来,就是将政府部门发放给接受供养的城市五保人员的生活费和护理费,由民政部门统一拨付到石家冲街道敬老院账户,民政部门、石家冲街道办事处以及康养中心对账户进行统一管理,康养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对每月开支情况进行预算,每月按照计划进行列支。在石家冲街道康养中心集中供养的18人中,17人享受政府每月发放的生活费和护理费待遇。政府发放的资金确保所有人员一年的衣、食、住、行、水、电、气等日常开销,以及他们在看病就医时,请医院护工、租用救护车、轮椅、担架等器械及一些需要个人承担的开支。除此之外,康养中心每月还会给每人发放50元零花钱,供大家自行支配。
  康养中心的成立,整合盘活了原来的寨阳乡卫生院的场地、医疗设施以及民政部门的养老资金。养老机构基础设施陈旧、工作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服务水平差的现状得到彻底改观,石家冲医养中心基础设施全面改善、管理科学有序,服务热情周到,服务队伍实现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面貌焕然一新。
  建立长效机制,完善医养服务管理体系
  石家冲街道康养中心实行三方协调管理制,石家冲街道负责行政管理,吉首市卫健局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人管理业务及后勤保障工作,吉首市民政局对中心医养服务状况进行考评管理。为确保康养中心“一盘棋”运作,石家冲街道、市民政局、市卫健局充分赋子康养中心日常工作负责人的权力,从而达到令行禁止的健康运行状态,让每一项规章制度都能快速有效执行到位、遵守到位。
  在康养服务标准化建设方面,将业务管理细分为医疗管理与护工管理。医疗管理要求每天安排有医生、药师、护士实行逐日查房制,做到每个医护人员对中心老人身体健康状况了如指掌。为提高医疗救治水平能力,石家冲街道康养中心以石家冲卫生院为基础,添置了必要的医疗器械和药品药物,确保供养人员患有常见病症时能就地及时治疗。同时,康养中心与吉首市人民医院建立了双向转诊制度,对供养人员突发重大疾病时,可随时转诊到吉首市人民医院进行有效治疗。
  护工管理要求实行24小时值班制,轮值轮休,每小时巡房一次,瘫痪卧床老人每2小时翻身拍身一次。护理项目包括从头到脚的卫生护理、日常起居护理、口腔护理、环境卫生清洁、开展康复训练、开展安全防护等。护理制度还规定,每天每个值班护理员保证与每一个老人有不少于半小时平等沟通聊天时间。
  石家冲街道康养中心建立了整套台账制度,对业务管理每个每项工作均要登记在册。医疗项目按照医疗管理制度进行登记,对供养人员每日开展生命体征监测并记录电子建康档案,对慢性病患者长期服药习惯,均有记录本详细记录,规定并行成制度执行。护理台账中对每个供养人员的开展护理工作情况、精神状态、饮食起居情况、情绪等均要求做详细登记。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