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访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要闻 > 湘西时政

决胜脱贫攻坚的“人大答卷”—— 湘西州人大常委会发挥职能作用助推脱贫攻坚综述

2021-01-04 08:42 作者:陈 文 来源:团结报 【字体:

  编者按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全面收官之年。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我州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州委的正确领导下,立足人大职能,坚持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履职的重要内容和头等大事来抓,主动作为、精准发力,为决战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从今日起,我们将陆续编发全州人大系统助力脱贫攻坚系列新闻报道,全面总结我州三级人大积极履职担当,投身脱贫攻坚战场的生动事迹、典型做法和工作经验。

  “全州8个县市全部摘帽、111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年均减贫10万人以上,65.6万余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脱贫攻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作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首倡地,湘西州脱贫攻坚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在这亮眼答卷背后,凝结着全州上下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接继奋斗的心血和汗水,也留下了州人大常委会发挥职能作用助推脱贫攻坚的坚实足迹。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州人大常委会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依法履职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切实发挥人大职能助推、代表履职引领、领导率先垂范、机关倾情帮扶作用,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在脱贫攻坚的大决战中,以一次次调研视察、一条条建议意见、一项项决议决定、一回回执法检查、一部部法规条例,用辛勤的汗水和坚实的脚印书写了决战脱贫攻坚路上的人大担当。

  以法治力量护航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离不开法治的保驾护航。近年来,州人大常委会把依法治贫作为推动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保障,综合运用地方立法和执法检查等职权,助力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湘西州传统村落资源丰富,已有172个中国传统村落、18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这些资源既是湘西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也是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群众增收脱贫的重要资源。针对全州传统村落自然衰败和损毁、建设性破坏等突出问题,2019年2月28日州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率全省市州之先通过了传统村落保护条例,破解了传统村落保护主体责任不明、原住民权益不清等关键问题,为有效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提供了法治保障。

  湘西历史文化厚重,民族风情浓郁,山水风光神奇,生态文化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生态文化优势是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为把生态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推动生态文化保护利用与消除贫困统一,2013年以来,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立法,先后制定了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酉水河、气象灾害防御、生物多样性等5部生态要素保护法规,以及涵盖老司城遗址、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镇等4部文化保护法规,通过发挥法制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推动生态文化资源依法保护、高效利用,促进生态扶贫、产业扶贫和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助力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农村建房管理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长远考虑,也是脱贫攻坚的必然要求。着眼节约集约用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州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立法主导作用,于2020年8月制定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村村民住房建设若干规定》,明确了各级政府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规范了农村村民住房建设行为,用法治力量有效解决了农村耕地保护和村民住房治理困境。

  执法检查是推动依法治贫的监督利剑。2016年,聚焦库区移民贫困人口多、人均纯收入低等情况,州人大常委会对《湖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条例》进行了执法检查,推动全州309个移民村纳入精准脱贫“十项工程”范围,贫困移民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逐步改善。聚焦《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贯彻实施,州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深入乡村、走进农户开展执法检查,对影响法律实施的短板和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政府及有关部门交办并督促整改,切实发挥“法律巡视”的监督利剑作用,用法治方式护航脱贫攻坚。

  以监督“利剑”推动脱贫攻坚

  2018年,聚焦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州人大常委会组织3个人大代表视察组,分赴8个县市,走访40个乡镇、100个行政村、400户农户,填写调查问卷400余份,对全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行了专项视察。4月27日,在州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围绕全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并将视察发现的有关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把握、任务目标定位、资金使用管理等三大类14个方面问题形成专题审议意见,连同62个问题清单一并交政府办理,推动了8万多名贫困群众搬进了新家。

  2014年听取审议全州扶贫开发专项工作报告,开展中高海拔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专题调研;2015年开展易地扶贫搬迁移民解困工作视察;2016年开展湖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条例执法检查,就设置湘西武陵山扶贫产业基金作出决定;2017年开展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执法检查;2018年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电商发展专题调研,就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进行专题询问;2019年开展脱贫攻坚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专项视察,对残疾人权保障法进行执法检查……

  党的十八大以来,州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持续打出了“专题调研+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询问”等组合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把脉问诊、保驾护航。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为了巩固脱贫成果,助力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州人大常委会开展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专题调研,持续主导开展“启聪扶贫计划”“杏林春雨行动”“慈善救助孤儿计划”等惠民专项活动,累计救助了364名聋残儿童成功实施人工耳蜗植入和术后训练、149名癫痫病患者免费救治。在全国率先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推动、民政负责、社会参与、慈善救助、养育一体”的孤儿系统救助体系,大力推进孤儿集中养育,全州各县市均兴办了一所慈爱园,799名散居农村的孤儿实现了集中养育,积极探索“互联网+慈善助孤”公益项目,网络募捐1191.62万元,资助了1840名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学费,为1874名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社会福利院残障儿童发放了医疗帮扶金,为全州645名困境儿童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输送了132名孤儿到长沙民政学校、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湘西职院、湖南护理学校等职业院校免费学习,以实际行动让一张张愁眉不展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颜,一个个深陷困苦深渊的家庭看到了希望的阳光。

  以代表示范带动脱贫攻坚

  “全街道8名人大代表分成四个代表小组,分别联系8个社区64户贫困户,累计推动完成危房改造78户,公路硬化10多公里,帮助200多户贫困户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这是龙山县华塘街道“聚力脱贫攻坚 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的成绩单,也是全州各级人大代表助力脱贫攻坚的真实写照。

  人大代表既是脱贫攻坚监督主体,也是脱贫攻坚参与主体。7年多来,全州各级人大常委会坚持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结合人大代表履职特点,不断开拓代表履职渠道,完善代表履职保障措施,有效激发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效应。依托覆盖“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工作室(站)”等平台,推进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常态化、制度化,推动解决了一批用水用电、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老百姓关注问题的解决。通过开展“人大代表助推脱贫攻坚行动”等主题活动,切实加强代表同选民的联系,使各级人大代表勇挑重担、各尽所能、各展所长,成为推动脱贫攻坚的表率。据不完全统计,全州8000多名人大代表为1100个贫困村落实项目、协调扶贫资金,发挥人大代表监督作用,推动解决了扶贫领域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有力助推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2008年以前, 古丈县默戎镇牛角山村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是出名的贫困村。在全国人大代表、牛角山村党总支书记龙献文的带领下,通过“村支两委+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大力发展茶叶、乡村旅游等产业,村民以土地、茶园、劳动力、资金等形式入股,通过土地租金、务工工资、盈余分配、二次返利、分红等方式获取收益。如今,牛角山村已经大变样,2019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8618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以定点帮扶拉动脱贫攻坚

  “2019年,古丈县石门寨村、高望界村、中寨村三个村顺利通过省脱贫攻坚成效第三方评估;2020年,三个帮扶村全部入选全州100个美丽乡村,中寨村被评为湖南省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实现了三个帮扶村高质量脱贫……”

  党委有号召,人大必有行动。按照州委统一部署,州人大常委会将联系指导乡村脱贫攻坚和驻村扶贫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与履行法定职责同安排、同调度、同要求、同落实,全力做好古丈县石门寨村、高望界村、中寨村驻村帮扶工作,指导联系贫困乡镇打好脱贫攻坚硬仗。

  为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州人大常委会针对每个帮扶村制定了帮扶五年工作计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建立了日常调度、沟通联络等工作机制,围绕“如期脱贫、走在前列”的要求,结合机关实际,发挥各自优势,采取有效措施,通过用心用情帮扶、精准科学施策,在群众增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培育、技能培训、生态环境、助贫济困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帮扶村和贫困户协调解决了一大批实际问题,为实现整村脱贫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州人大常委会正副主任认真落实州级领导联系指导乡镇扶贫工作要求,经常深入联系的乡镇调研、督导脱贫攻坚工作。通过用真情帮、下苦功扶,所联系的8个贫困乡镇、122个贫困村按时脱贫出列,实现了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按时“清零”。

  助力乡村振兴,人大责无旁贷。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武长表示,按照中央、省委、州委的要求和工作安排,州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更好地为全州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