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访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要闻 > 湘西时政

老师傅换了“新身份”——留守妇女飞针走线“绣”美生活

2021-10-14 08:35 作者:记者 余江明 通讯员 安柏汀 黄海涛 来源:团结报 【字体:

  凤凰县禾库镇吉云村最近有个新鲜事——麻竹英绣了一辈子的花,竟第一次当起了“学生”。

  吉云村是一个典型的传统苗族聚居村落。刺绣是苗族女子的传统技艺,对于75岁的麻竹英来说更是心闲手敏。让她当“学生”,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事情要从几个月前说起。

  5月7日,由州委统战部、州工商联、民盟湘西州委、 州侨联等单位联合组成的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正式进驻吉云村。队员们一入村,便马不停蹄地入户走访,实地深入了解村貌村情,多方听取意见建议。

  发展荷花立体种养、探索农旅一体化观光游、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冷链物流基地……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工作队为吉云村精心制定了一份详尽的乡村振兴发展规划。这其中,也涉及了帮助留守妇女就业增收。

  “经过前期的走访,我们发现有不少妇女留守在家,加之经常看见她们在闲暇时绣花。”州直统战系统驻吉云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黄明秋说,近年来,随着我州文化旅游迅猛发展,苗服、花带、苗绣包等苗绣手工艺产品深受顾客青睐,市场前景广阔。工作队考虑通过引入企业,定期邀请苗绣传承人和技师进村,为有苗绣基础和意愿的妇女进行苗绣技能培训,着力培养一支绣技精湛的绣娘队伍,承接苗绣订单产品,大力发展苗绣产业,帮助妇女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说干就干,工作队联系上了山谷民居文化传播公司。该公司致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时尚相融合,制作带有苗绣元素的传统绣品织品,目前已在州内设立了多个手工苗绣基地。双方很快便达成了合作意向,决定在吉云村建一个手工苗绣基地。

  8月27日,吉云村妇女主任吴香春在村微信群里发出了消息,号召大家报名参加即将举办的苗绣刺绣培训。

  消息传到了麻竹英的耳朵里,她第一时间联系了其他几个老姐妹一起前往村委会报名。

  见到麻竹英,吴香春心里却泛起了嘀咕。麻竹英与79岁的老伴两人居住在村子里,儿孙均在外务工、求学。老两口甚是勤劳,今年家中种植了5亩水稻、2亩油菜、2亩黄豆、1亩玉米,还养殖了猪、鸡……吴香春担心老人会忙不过来。

  “吴主任,不用担心。绣了一辈子花,这个我肯定能干好。我眼睛好,身体也好,白天做工夫没空的话,还有晚上可以绣。帮我报个名吧!”麻竹英兴致勃勃地说。

  麻竹英、石东姐、龙春凤……短短几天时间,吉云村苗绣刺绣培训班名单上便写下了56个名字。

  10月8日,吉云村首期培训班在村委会正式开班。

  “一辈子都是自己随便绣。现在,当个学生,看看专家是怎么绣的。”这一天,麻竹英穿上自己最喜欢的苗服,戴上了头帕,一早便来到了村部,等待山谷民居文化传播公司的苗绣技师。

  “苗绣的针法主要有平绣、辫绣、结绣、缠绣、绉绣、贴花、抽花、打子、堆花等十几种。”“绣的时候单股线刺绣,针脚要整齐,绣得紧密一些。”“大家要按质量上交所有下发绣片……”苗绣技师一手握着针线,一手拿着绣片,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和传授苗绣针法、绣技以及色彩搭配。同时,还讲解了苗绣发展状况、风格特征、保护传承情况等内容。

  麻竹英与同伴在技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苗绣绣片,还根据自身情况分别领取了不同数量的绣片作为“课后作业”。麻竹英说,参加了培训才知道苗绣有那么多知识,也学到了许多不同的针法,希望自己能成为专业绣娘,在家接订单赚钱。

  “外出顾不了家,远跑不如近爬。我们拿起绣花针,‘绣’出苗家好日子。国家汝(苗语,好的意思),共产党汝……”培训班接近尾声,参训的妇女们欣然唱起了苗歌。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