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无障碍
扫码访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要闻 > 湘西时政

“绣”出苗乡致富路——花垣县合兴村发展苗绣产业小记

2025-07-10 08:02 作者:杨也 来源:团结报 【字体:

  7月7日,花垣县补抽乡合兴村的麻妹英骑着电动车去市集购买绣布和银针。“姐妹们,今天去赶场买了好多的绣布和银针,你们有空来我屋里头一起绣花。”她清亮的嗓音在寂静的村落里回荡。

  曾几何时,合兴村因地处偏远、信息闭塞、资源匮乏,承载着民族记忆的苗绣技艺一度面临传承危机。村里的年轻一代纷纷外出谋生,留守的妇女和老人生活困顿。就在这时,麻妹英站了出来 —— 她不仅是合兴村的党支部书记,更是一位苗绣高手。她毅然决定带领村民挖掘苗绣这一文化富矿,用双手绣出一条致富新路。

  2015 年,在麻妹英的推动下,合兴村新起点苗绣合作社应运而生。合作社采用 “合作社 + 农户” 模式,统一提供丝线、布料及技术支持,村民自愿参与,由合作社代理销售。这一模式有效破解了传统苗绣 “单打独斗”、市场资源短缺的困境,为当地村民,尤其是留守妇女,铺就了一条 “守着家、抱着娃、绣着花,既养活自己又能养家” 的锦绣之路。

  苗绣要走得远,既要有销路,更要保质量。为确保绣品工艺质量、风格统一,合兴村定期举办苗绣技艺提升培训班,邀请苗绣大师现场指导。合作社还依托原有的机绣业务,面向本地市场制作苗服;通过统一采购优质原材料,并积极拓展 “线上 + 线下” 销售渠道,让深山里的 “指尖艺术” 借由 “云端” 走出大山。这不仅有效盘活了农村留守妇女的劳动力资源,更激发了村民的内生发展动力。

  在深耕 “合作社 + 农户” 产业模式的同时,合兴村敏锐捕捉到文旅融合的新趋势,探索出 “研学游 + 非遗” 的发展新路径。村里的研学基地依托深厚的苗绣文化底蕴和成熟的合作社体系,成为集 “种、养、产、学、研、游” 于一体的新型业务综合体,以农耕为主题、以农事体验为载体、以非遗文化为特色、以农业产业为基础。

  “我们在村里的水桶寨设立了苗绣展销厅,系统展示苗绣精品佳作,让游客深入了解苗绣文化。厅内的开放式空间不仅能让游客近距离观摩绣娘飞针走线,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与匠心,还能让他们亲自动手体验,完成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非遗手信’。针对来自全国各地的研学团队,我们还开发了‘听村民讲苗绣故事’、实地体验苗绣文化等课程,将非遗传承融入趣味实践中。” 麻妹英介绍。

  合兴村在推动产业振兴的过程中,始终将人才培养放在核心位置,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头活水。目前,村里 301 名留守妇女中有 176 人接受过苗绣技艺培训,35 位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村里根据村民的意愿和刺绣水平分级,针对性地开展技艺提升、中高级苗绣知识及合作社运营管理等培训,累计培训已超 200 人次。“我绣苗绣已经 40 年了,现在不仅自己绣,还会教大家一起绣,就是想把我们村的苗绣品牌打出去。”60 岁的村民施桂英说。

  如今,合兴村这支稳定且不断成长的 “绣娘” 队伍,已成为乡村文化的鲜活代言人。苗绣也从一门手艺,转变为令人自豪的职业选择,为苗绣产业的规模化、品牌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核心的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