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访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要闻 > 政务联播 > 县市动态

让幸福来敲门——吉首市易地扶贫搬迁户的新生活

2019-06-13 08:41 作者:陈生真 来源: 【字体:

  “搭帮党和政府的政策好,给我们在城里修建了这么好的房子!我们现在也成城里人,这是我们几辈子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6月6日,在吉首市经开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张仕佑家里,他一边忙着收拾家里的东西,一边高兴地对记者说。

  张仕佑是吉首市丹青镇香花村人,全家4口人,最近刚搬进吉首经开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00平方米的新家。他在经开区标准厂房搞建筑装修,媳妇在吉欧鞋服有限公司打工,两人加起来月工资有6000多元,孙子就近入学乾元小学,每天乘坐免费公交车上学。

  2016年以来,吉首市有计划地对很难实现就地脱贫的群众进行易地扶贫搬迁,截至目前,全市建成15个集中安置点,共实现1966户7900人搬迁。“住进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对他们来说,不再是一个梦。

  “四个结合”让搬迁群众住上好房子

  “从乡里搬到吉首来,人人得到党关怀。感谢政府感谢党,永久安康永不衰……”悠扬的山歌从吉首市经济开发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9栋1单元101房陈初鸾家里的窗户飘出,他闭眼欣赏着碟机里播放的山歌,面前的桌上放着一杯茶,茶香沁人心脾。

  吉首经开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是该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整个小区共有23栋7层的楼房,目前已住进了近2000名居民,涉及7个乡镇的48个行政村624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对祖辈生活在农村的他们来说,进城,有一套自己的楼房,曾经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如今,却变成了现实。

  温暖的家,是每个人一生的守望。“我们要让每一个搬出来的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让他们真正住上好房子。”州委常委、吉首市委书记刘珍瑜满怀深情地说。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吉首市按照分类安置的原则,创新实施了“四个结合”搬迁安置方式:

  把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让农民变市民,将近70%的搬迁户安置在城区或附近,实现了小城市扩容、新区开发、提高城镇化率和搬迁群众进城愿望多重利好。

  把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工业化相结合,让搬迁农民变成产业工人,有近70%的进城安置人口被安置在“经开区”和“百里”两大工业园区内,通过对搬迁农户就业技能培训后,实现在工业园区企业就近就业。

  把易地扶贫搬迁与旅游发展相结合,让搬迁安置房变成“民俗游”客栈,坪朗等集中安置点建在风景区附近,建筑均采用极具民族特色和风情的建筑风格,让安置区也成了一道靓丽风景。

  把分散安置与适当“小集中”相结合,建立乡镇“建房理事会”和农户协商机制,按照乡村规划选定小集中安置区“组团拼盘”进行“小集中”安置,避免了“原址或简单就近”建房。搬迁建设过程中,由市搬迁主管部门聘请专业监理、甲方现场代表会同“建房理事会”成员全程监督,保障了工程质量安全,控制了建房面积,也加快了建设进度。

  “精准后扶”让搬迁群众过上好日子

  在吉首经开区安置点一栋楼房的一楼门面里,由该市就业局、妇联、移民局等单位组织的服装定制培训班正在火热进行。40多名小区居民在心艺民族服饰公司师傅们的辅导下,学习服装制作技能。“他们学习合格后,可以在公司专门设在这里的扶贫车间里就业,领取计件工资,搞得好的一个月五六千没问题哦!”公司负责人向建英抿着嘴笑说。

  不仅搬得出,还要稳得住、有事做,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搬迁群众安居乐业,过上好日子。

  市搬迁办与吉首经开区管委会建立就业合作关系,分别与开发区内的32家企业签订了《易地扶贫搬迁用工战略协议》,各企业共提供了就业岗位1300个,已有370户搬迁人员在园区企业就业。市就业局还针对搬迁户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开展系列免费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对就业能力较弱的人员,还兜底安排了58个公益岗位,月工资近1300元,贫困群众有了新家,更有了新的奔头。

  为了做好搬迁群众的配套服务,吉首市政府出台一揽子后扶政策,对搬迁户产业发展、财政支持、就业、入学等方面明确了优惠政策;市农业、人社、国土、林业、教体、公安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实施了专项优惠措施。

  2018年秋季,安置区的146户搬迁户的165名适龄学生进入到就近的中小学、幼儿园上学,市政府还免费安排了两辆公交车,每天免费接送安置点的学生上学放学。随着后续各项服务工作跟进,安置点内物管中心、图书室、健身场所、惠民超市、医疗卫生室等机构先后设立,搬迁户中的43名党员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积极参与到小区的各项建设管理服务工作中。

  在这里,30岁的陈万正与相恋4年的女友终于喜结良缘,虽然热闹的婚事已过去了1个多月,但在这套70平方米的房子里,依然处处贴红挂喜。常年和妻子在外地打工的陈万正,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在城里有套房:“现在梦圆了,是党和政府帮我们实现了这个梦。”

  与搬出来的乡里乡亲们一样,夫妻俩为了战胜贫困奋斗,而那幸福已然悄悄敲响了门,他们的幸福生活才刚刚开始。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