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无障碍
扫码访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精准脱贫专题 > 工作动态

古丈县线上线下茶旅融合 助推茶叶支柱产业提升脱贫攻坚带动效益

2018-05-11 16:21 作者:古丈县扶贫办 来源:古丈县扶贫办 【字体:
    近年来,古丈县转变传统销售模式,茶旅融合,线上线下促进茶叶产品销售,全面提升了传统支柱产业的脱贫攻坚带动作用。

一、科技兴茶,为线上销售提供优质产品

    一是推进茶园有机标准化。把基地建设作为产业发展基础,突出抓好茶叶规模化种植、标准化配管和有机化转换,推进茶叶产业转型升级,所有茶园实现了无公害栽培,完成绿色有机茶面积认定4.1万亩,6家企业通过有机茶认证,30家企业正处于有机茶认证转换期,基地绿色有机化率达27%,位居全国前列。二是推进生产标准化。建成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红、绿茶地方标准体系,完成了古丈毛尖QS质量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欧盟有机茶认证,古丈毛尖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实现了产品分级、质量安全有据可依。先后引进湖南省茶叶公司、隆平高科、中粮集团、天下武陵、溪洲茶业、英妹子公司等企业入驻古丈,建成标准化绿茶生产线8条、年生加工能力3000吨,标准化红茶生产线5条、年生产加工能力800吨,标准化黑茶生产线4条、年生产加工能力4000吨,全县规模茶叶加工企业已达40余家。三是推进队伍专业化。与湖南农大等科研院校合作,建立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组织科研人员上门开展茶叶技术培训,年选派30余名爱茶人士到湖南农大学习茶学知识。开展茶园栽培管理、名优绿茶、红茶、黑毛茶加工、茶艺师等各种培训43期次,培训茶农、茶艺师620人次,年选派茶叶骨干赴湖南农大开展制茶学专业培训23人次,全县累计培养茶叶技术骨干1800余人、评茶及茶艺人才250余人。

二、品牌带动,为线上销售提供强力支撑

    一是加大创建优势品牌。先后举办了古丈毛尖万人品评会红石林杯茶歌大赛系列宣传推介活动,不断扩大古丈毛尖品牌影响力。先后获得了茶领域最高荣誉——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中茶杯名优绿茶评比金奖等系列荣誉,在全省、全州率先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二是加大茶叶新产品开发。在做优古丈毛尖名优绿茶的基础上,变传统的一季采茶为春、夏、秋三季采茶,成功开发出了古丈红茶、湘西红砖茶、古丈黑茶等新产品,茶园利用率和产业综合效益稳步提升。2018年第一季度,全县茶叶加工产量24吨,实现产值1488万元,增长9.1%12.7%三是加快市场建设。全县有9家企业首批加入大湘西促进会,有副会长单位一家,会员单位5家,在县内打造茶叶专业市场茶文化一条街在长沙、北京、上海等城市建立销售网点230个,部分茶产品出口到欧盟、美国、港澳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线上销售突出万众参与模式创新

    一是VR可视化虚拟古丈毛尖茶园全景。通过VR可视化虚拟全景古丈毛尖茶园,使消费者、游客通过VR虚拟全景技术体验身临其境的效果,使消费者能够打消顾虑,全面的看到来自“有机茶之乡”古丈毛尖茶园优美的生态环境,使得消费者更加信赖古丈毛尖。二是“移动端”小游戏弘扬茶旅文化。“移动端”小游戏不仅能使参与者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对“茶旅文化”留下印象,还能通过游戏分享带动更多的人参与传播。游戏截止时,数据显示的游戏参与者已达到了20多万人。三是全网直播让观众零距离接触茶叶产业。利用互联网全网直播的形式,通过淘宝、京东、苏宁、快乐购、一直播、花椒、映客等平台为全民展示了线下活动的直播盛况,更直观的展示了古丈毛尖的采茶、制茶工艺,通过一块屏幕,“近”距离的接触、认识古丈毛尖,更好地提高大众对于古丈毛尖的认知度。201742日“中国·古丈首届茶旅文化节”以及201837日“中国·古丈第二届茶旅文化节”都是通过“互联网+”的线上+线下创新模式举行。在线观看人数达48.8万人,平台总观看人数高达304.3万。直播中,在线观众对古丈毛尖很感兴趣,向主播们询问了古丈毛尖的产地情况等问题,仅苏宁直播平台互动次数达到近3万次,直播抽奖气氛相当活跃,疯抢古丈毛尖奖品和领取优惠券,还有许多消费者在线下单购买,直播期间接到客户预售古丈毛尖订定3000笔。四是公共自媒体H5宣传页培育大众茶乡情怀。通过H5宣传页,把产品、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串联起来,更好地烘托古丈毛尖,使古丈毛尖品牌在大众心理留下了更美好印象。首个H5就有10万人为古丈毛尖代言转发,古丈领导更是首当其冲的为古丈毛尖代言。投放于“微信朋友圈”的日浏览量就达到18万人。同时我们将古丈毛尖上线于四大平台,制做了一系列的产品精美图片、详情页、活动页及视频短片共同推广,其中古丈毛尖还荣获了2017年度苏宁易购春茶节“最受消费者喜爱茶叶”称号。五是线下门店展示增进产业魅力。线下门店的展示,不仅填补了互联网传播的空白,使得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的观看到“古丈茶旅文化节”的魅力。六是平台销售带动茶农大众创业。电子商务服务站牵头,组织广大茶农和经销商利用京东湘西馆、京东古丈馆、微店、微信等平台带动茶叶产品销售。2018310日至47日,全县茶叶(春茶)加工销售量达465(去年440)同比增25吨,增幅5.7%均价290/斤,同比增加10元,实现产值2.697亿元(去年2.464亿元),同比增0.233亿元,增幅达9.5%

四、完善线下新模式为电子销售提供强力支撑

    一是加快电子商务对贫困村(户)覆盖比例。县里成立了县级电子商务协会,让县内重点贫困村和贫困户免费入会,为贫困户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服务。2017年,全县就支持贫困户开设电商扶贫示范网店10家,开放贫困户网点20家,建成贫困村电子商务服务站63家,网络的普及,丰富了贫困村(户)茶叶产品促销手段,调动了贫困村(户)发展茶叶产业的积极性。目前,全县已有茶叶合作社140个,茶叶加工企业109家,其中5千万以上的有6家,2千万以上的有11家,500万以上的有22家,农村90%的自然村种茶叶,80%的人从事茶行业,70%的农业收入来自茶叶。二是完善扶持政策,强力支持网络销售发展。成立古丈县电商扶贫暨电子商务发展领导小组,由县长亲自任组长。出台了《古丈县推进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和《古丈县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与湖南盘古电子商务公司成功签约,达成古丈县域电商生态圈建设合作协议,与湖南湘茶集团电子商务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目前,茶叶产品已先后入驻大茶网、工商银行融e购电商,建设银行的善融商务等电商平台,全县已有38家企业入驻电商平台,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网上销售。三健全体系建设,服务线上销售。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加快普及电商知识,年均在县、镇村三级开展电商培训达50期次以上,受训人员已达1200多人次。健全县、镇、村三级物流配送,组建顺丰、恒通等一批物流和快递公司,打通了县、镇、村三级茶产品线上销售的“最后一公里”。四是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农户。大力推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通过1N方式与贫困农户结成联股、联利共同体,实现茶企增效、茶农增收。全县茶叶产业实现平均每亩产值3000元以上,最高亩产达到8000元以上,全县4万余名茶农与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通过入股分红、鲜叶及产品销售、获取劳动报酬等建立利益联结关系,

五、茶旅融合突出产业带动效益

    按照茶园景区化、茶旅一体化思路,坚持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济全面提升茶旅融合效益。一是加快茶区景区一体化。围绕红石林、坐龙峡、栖凤湖、高望界、天桥山等一批知名度高的核心景区开发,合理布局茶产业,科学植入茶文化,推动茶区围绕景区调结构、出产品,景区依托茶区出特色、提品质。整合茶叶专业村寨、传统村落、特色民族村寨、特色旅游名村等优势资源,积极开发茶旅农家游、生态游、田园游、民俗游等特色项目,茶旅产业融合成效明显,20181-4月全县已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二是加快茶旅产业一体化。以打造武陵茶都为目标,在新区规划建设茶叶博物馆、茶叶休闲广场、茶叶主题公园、茶叶交易中心、茶乡旅游接待中心等标志性项目建设。按照一廊四带布局,着力建设百里生态有机茶廊、十里茶园休闲观光带、高标准茶叶产业示范带、茶叶旅游示范带、高山云雾有机茶产业带,努力打造茶旅精品游线。坚持政府主导、企业跟进,推动茶旅企业强强联手、整体促销,加大茶旅市场开发,在国省道沿线开设旅游接待销售网点,不断提高茶旅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加快推进茶旅文化一体化。充分挖掘茶文化、民族文化,依托古丈茶文化一条街、茶博馆、茶文化主题公园等项目建设,通过州县茶文化研究协会、民族文化研究单位、高等院校等,加强对茶文化系统研究。注重茶文化保护和传承,坚持茶事活动和旅游宣传造势相结合,通过举办春茶开采仪式、茶艺表演、斗茶会、春茶品鉴会等节庆活动,努力提高茶文化吸引力和感染力,形成古丈茶旅融合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归档时间:2019-12-23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