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以来,中央媒体陆续刊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探索走出可复制可推广精准扶贫“湘西经验”的相关报道,在湘西州引起强烈反响。300万土家苗汉各族干部群众深受鼓舞,特别是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广大干部纷纷表示:中央媒体集中报道“湘西经验”,是对我们5年来的努力探索和艰苦奋斗的充分肯定,激励我们奋发作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用好用活“湘西经验”
湘西州“五个结合”的精准扶贫经验成为中央媒体关注的重点:在扶贫对象识别上,不搞暗箱操作,注重公开公平与群众满意相结合;在内生动力激发上,不搞空洞说教,注重典型引路与正向激励相结合;在发展扶贫产业上,不搞大包大揽,注重统筹布局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不搞大拆大建,注重留住乡愁与彰显美丽相结合;在攻坚力量统筹上,不搞孤军奋战,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与党员干部先锋作用相结合。
湘西州委组织部驻花垣县排料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周陆云说,“五个结合”是湘西州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长时间奋斗的结果,是众人智慧的积累,凝聚着广大干部群众的有益探索和创造,要用好用活“湘西经验”。中央媒体聚焦“湘西经验”,原汁原味地讲述湘西州精准扶贫故事,说出了湘西州广大干部群众的心里话,展现了湘西州脱贫攻坚的生动景象,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共鸣。
“看到央媒的扶贫报道,心里很激动,我们的扶贫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特别自豪。自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湘西州后,我们村里的路、水、电、网等都得到了改善,村民们还种了2000亩茶叶,有公司保底收购,解除了后顾之忧。”凤凰县廖家桥镇椿木坪村党支部书记唐金保说。
“我州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深受鼓舞,信心倍增。”吉首市石家冲街道勤丰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龙清峰说,作为脱贫攻坚一线的扶贫干部,他将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鼓足干劲,结合村情实际,依托现有资源,培育壮大多元化富民产业,带领全村人民增收致富。
用新举措解决新问题
湘西州委把2019年定为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年,中央媒体聚焦湘西无疑为湘西州广大干部群众提振了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信心和决心。
花垣县十八洞村村主任隆吉龙说:“央媒的报道实实在在地反映了十八洞村这5年的变化,反映了精准扶贫取得的成效。媒体的报道既让我们感到自豪,也激发了前进的动力。下一步,我们村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以此来巩固和检验脱贫攻坚成效,在红色教育提质、干部教育培训、旅游资源整合及基础设施完善上下功夫。”
湘西州扶贫办干部杨志告诉记者:“这一系列报道生动反映了我州干部群众脱贫奔小康的良好精神面貌,读后令人振奋。作为一名扶贫干部,将更加积极主动作为,用新举措解决新问题,为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湘西州委书记叶红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努力做到“五个进一步”,务求把工作抓得更细、把措施落得更实,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进一步聚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认真落实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会保障等各项政策措施,全面完成饮水安全、控辍保学、健康扶贫、住房安全等工作,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
进一步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做好兴产业、置家业、增就业“三业”文章,认真总结宣传一批脱贫典型和经验,激发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做细做实扶贫动态管理、数据信息常态化比对、问题及时整改清零、档册资料规范管理和干部结对帮扶等基础工作,不断提高脱贫攻坚工作质量和水平。
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统筹非贫困村与非贫困户发展,扎实做好“三走访三签字”工作,严格落实“三个一”帮扶制度,坚持帮扶走访全覆盖。
进一步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做好扶贫领域群众信访问题核查处置,加强常态化、全覆盖督导考评,倒逼责任落实、作风务实,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文/彭业忠 陈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