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5日,位于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一栋教师公寓楼起火,大火从开始燃烧蔓延至28层顶楼只用了不到4分钟楼内大量人员来不及撤离,最终造成58人不幸遇难,70余人受伤。

据应急管理部最新发布的2020年全国火灾数据显示,高层建筑火灾总数为8300余起,其中住宅火灾共6987起(占高层建筑火灾总数的83.7%),比上年大幅上升13.6%。
现在城市里高楼建设的速度愈发加快,目前国内超过100米的超高建筑就有6000多座,万一发生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何高层建筑起火会这么恐怖,能造成这么多人死亡?
两个最主要的原因:难逃!难救!
环境复杂,可燃物多
目前,使用中的高层建筑底部裙楼
多为商场、餐饮、娱乐等商业功能区
主体建筑为住宅、办公或宾馆等
体量大,功能复杂,电气设备繁多
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密度大
火势大
高层建筑一起火
其火势会迅速呈立体式蔓延燃烧
高层建筑中的竖向管径、共享空间、
玻璃幕墙缝隙等部位
易产生从下往上的“烟囱效应”
烟、火易沿吊顶、门、窗、走道
向水平方向蔓延扩散
加上高空外部风力作用
加剧火势蔓延易发生爆炸

疏散难
高温、烟气使得能见度降低
且容易造成人员窒息死亡
再加上人员惊慌、拥挤
易造成踩伤踩死,增大安全疏散难度
高层建筑起火一直是
世界性的消防救援难题
目前高层建筑起火可用的救援方式
有金属拉梯救援
跳逃生气垫救援
云梯消防车救援以及消防直升机救援等
但他们都有各自的局限性

◆ 自救的正确方式 ◆
日常生活中,应多注意观察高层建筑的消防通道、消防电梯、避难层、警铃、灭火器位置,如遇火灾发生,要立即拉响警铃,迅速拨打 119火警电话。
互相帮助,共同逃生
发现起火后,要及时通知身边的人,对老、弱、病、残、孕妇、儿童及不熟悉环境的人要引导疏散,帮助逃生。
低层起火,别往下跑
不能一见起火就往下跑。低楼层发生火灾后,如果上层被困人员往下跑,反而会给救援工作增加困难,正确的做法是应更上一层楼。
不要浪费逃生时间
火燃烧蔓延速度十分迅速,所以千万不要浪费时间携带行李、贵重物品或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照片。
不要使用电梯
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反而更加危险。
不要在浓烟弥漫时直立行走
在充满烟雾的房间和走廊内时,由于烟和热气上升的道理,在离地板近的地方,烟雾相对少一点,呼吸可少吸些烟。逃离时最好弯腰使头部尽量接近地板,必要时应匍匐前进。
◆ 火线调查局提醒 ◆
火灾发生时,“蓝朋友”会拼尽全力来救你,但请你先学会保护自己!要认真学习这份安全锦囊
棉被护身法
用浸湿过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用最快的速度直接穿越小火区并冲到安全区域,千万不可用塑料雨衣等易燃可燃化工产品作为保护。
毛巾防毒法
当被烟雾围困时,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毛巾顺手捡来折叠三层八折浸湿后蒙鼻保护,这样可减少60%的烟雾毒气的吸入。在穿过烟雾时一刻也不能将毛巾从口和鼻上拿开,即使只吸一口,也会使人感到不适。
逆风疏散法
应根据风向来 确定疏散方向迅速逃到火场上风处, 有效避开炙热的火焰和有毒的烟气。
绳索逃生法
若火灾时安全通道被堵,救援人员又不能及时赶到,情况万分危急时,可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逃生。绳索浇水后一端紧拴在窗框管道或其他负载物体上,另一端沿窗口下垂至地面或较低的楼层窗口、阳台处,顺绳下滑逃生。紧急情况下,找不到现成的绳索,可将室内的窗帘、床单、被罩系在一起作为安全绳索也能顺利逃生。限于长度难以到达地面,可借助它转移至下一层,逃离起火层。注意应将绳索结扎牢固,以防负重后松脱或断裂。
巧用地形法
当房间内起火,且门已被火封锁,室内人员不能顺利疏散时,可另寻其它通道。如通过阳台或走廊转移到相邻未起火的房间,再利用这个房间通道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