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大侨务”观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践与启示——以吉首市为例

来源:《湘西工作》2022/11 作者:王艳蓉 2023-04-26 17: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侨务工作,从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来系统谋划和精准部署新时代党的侨务工作。“大侨务”观是习近平侨务论述当中的重要内容,习近平侨务工作论述形成于丰富的侨务工作实践,是对党和国家侨务理论的创新发展,学习和研究习近平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有助于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新时代侨务工作,对开展好少数民族地区的侨务工作,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吉首市少数民族地区侨务工作现状

吉首市共有海外华人华侨200多人,其中从事政治、商业、医学、科研的较多,归侨侨眷属3000余人,分布在全市12个乡镇、街道,其中以乾州街道侨眷属居多。侨资侨属企业7家,主要涉及教育、民族手工业、工业制造、房产等行业,以小微型企业为主。

近年来,吉首市侨联定期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和帮扶工作,主动协助侨资企业解决用电、融资、环保等问题。开展海外招商引资。邀请四川商务考察团、中信旅游集团、俄罗斯圣彼得堡谢斯得罗列茨克市考察团、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商业代表团等到吉首市观光考察,洽谈投资项目和捐建公益事业。调查摸底招才引智。对留学人员情况进行建册立档,加强了与海外留学人员和辖区内留学人员的联系。凝聚侨心,提升服务水平。维护侨界群众合法权益。市侨联成立法律顾问委员会,做到主动、依法、科学维权,践行全面、全程、联合维权。加强侨胞活动阵地建设。成立湘西州首家“侨胞之家”,增进侨眷属交流联谊。开展侨界帮困助学活动。近年来为贫困户捐款捐物共计5.2万元,组织走访慰问归侨侨眷100余次,送去慰问金、济困金近10万元。实施南京爱德基金会“爱德基金会e万行动”项目,对全市51名中小学农村孤儿进行救助,累计发放帮扶资金12万元。加强交流,拓展海外联谊。宣传民族文化。讲好吉首故事,加强海内外侨胞的民族文化归属感,乾州古城成功入选湖南省第一批“湖南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是湘西州首家入选的机构。扩大对外交流。先后接待“亲情中华·汉语桥”海外华裔青少年湖南夏令营、海外侨领中国国情研修班、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澳门青年法律人才参访团等组织来我市开展参观和考察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吉首市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发挥桥梁作用。深入实施“医务人员英国交流培训计划”,致力于中英医疗交流平台建设,在全省范围内选送骨干医生、护士和医务管理人员赴英国进行免费培训。

吉首市侨联为湘西州首个湖南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

二、吉首市少数民族地区侨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大侨务”观意识较薄弱。湖南作为中部地区不是侨属大省,处于偏远地域的吉首市侨企规模小,数量少。现有的机制体制、队伍建设、阵地建设、经费保障及对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力度等,与新形势下对侨务工作的新要求不相适应,侨务工作在推动过程中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外,侨务干部的自我认识和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标“知侨、懂侨、爱侨”的标准还有一段距离,主动为侨服务、以侨引侨的意识还比较薄弱。

民族文化资源整合待挖掘。在开展侨务工作过程中,吉首市侨务部门没有充分发挥少数民族资源优势,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发展缺乏品牌效应,在增进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中没有形成合力。侨办、侨联部门缺乏一定的统筹协调机制,存在“单打独斗”的现象。工作组织缺乏有效的统一性,没有形成合力,侨务工作力量薄弱,友城建设、外籍人员管理、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没有得到有效开展;侨情调查不够深入,资源掌握还不够全面;对外交往基本各自为战,侨务资源分散,利用侨务资源服务招商引资引智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外联络联谊少平台。当前海外华人以“血缘”、“地缘”、“业缘”的关系,形成了众多的“宗亲会”“同乡会”“校友会”“联谊会”“厂商会”“总商会”等社团组织,但由于吉首市侨务部门目前搭借这些平台开展工作的力度还远远不够,没有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渠道与这些海外社交平台建立深厚感情,涉足不深。此外,“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工作方式表现不平衡,“引进来”的工作相对较多,“走出去”这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比如经济考察、参加会议、学者服务团等活动很少开展过,没有很好地利用侨的优势,把两者结合起来。

三、习近平总书记“大侨务”观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启示

(一)立足新时代,在扩大民族区域开放格局中树立和践行“大侨务”观念

牢固树立“大侨务”观,营造良好的侨务工作环境。牢固树立观念先行的思想,在“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中找准工作定位,同时,充分用好各种学习平台,组织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学习,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上抓认识、求突破,不断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大侨务”观念,努力营造各个部门关心支持侨务工作的良好氛围。

加快实现侨务数据共享,稳步推进智慧侨务信息化建设。大力倡导和鼓励部分有条件的民族地区先行先试,采取技术外包的方式,开发“数字统战”、“智慧侨务”等信息化管理系统,与公安机关、乡镇街道、相关单位建立起数据互通和动态管理的机制,实现出境入境、户籍变更、留学游学、就业创业等信息与侨务工作的无缝对接。

探索构建跨区域合作机制,共同做大民族地区侨务工作基本盘。敢于打破地域和部门界限,提高站位,扩大视野,把海外联谊与区域联动结合起来,下大棋,谋大篇。形成侨领培养、社团沟通、民间交流、商贸往来的工作合力,为扩大民族区域开放格局提供人物支持、渠道支持、项目支持和资源支持。

(二)挖掘新亮点,在推介少数民族文化特质中凝聚和增强海外侨胞向心力

深度挖掘民族文化优秀内涵,提升少数民族边地异质文化的美誉度。少数民族地区风土人情各异,传统文化得天独厚,对增进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意义重大。要大力培养龙仙娥、吴廷翠、秧云群等乡土歌手,大力传唱《你不爱我我爱你》《竹叶发芽再相会》等现代优秀苗歌,大力宣传西兰卡普、钢火烧龙、苗族鼓舞、苗绣苗画等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深入开展文化交流基地创建活动,打造一批国家级的交流基地。围绕中华文化传播和中外文明交流,加强“亲情中华”品牌建设,开展好“海外侨胞故乡行——走进吉首”“寻根之旅”联谊交流、夏令营活动,充分发挥乾州古城省级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的作用,增进与海外侨胞的亲情乡谊,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扩大吉首文化影响。同时,积极邀请海外华侨社团负责人和新一代海外华侨华人代表赴湘西观光考察,进一步增进新一代海外华侨华人对祖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精心策划文化推介和民间参访活动,提升吉首市的海外知名度和影响力。要大力争取与宋祖英、谭盾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合作,定期举办少数民族主题的音乐节庆活动,深度发掘土家族、苗族等各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要借助吉首鼓文化节等特色文化品牌效应,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特色品牌项目宣传活动,扩大海外华人华侨对吉首市的了解,架起与旅居海外的少数民族地区侨胞的桥梁。

(三)搭建新平台,在涵养归侨侨眷家国情怀中壮大团结稳定和谐力量

着眼新侨人员不断增多的特点,打造社群交流平台。针对性地创建一些多元、开放的小圈层和小社群。邀请一些有思想的新侨人士来分享他们独特的经历和见解,让科技、经济、生活、意趣成为新侨社群的标签,让丰富的线上线下主题活动,链接新侨人员的精神世界。

着眼回国返乡人员不断涌现的特点,打造创业帮扶平台。通过组建“侨企服务专班”、实施“新侨人士创业引领计划”等方式,变开门办事为上门服务,变领导单方面帮扶为侨界人士抱团发展,整合统战部、侨联、工商联等部门与侨界相关人士的力量,供政策解读、审批代办、法律咨询、金融对接、品牌推广等方面的服务,帮助广大侨商和侨企做大做强。

着眼新侨人员思想活跃的特点,打造教育引导平台。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向少数民族地区海外侨胞宣传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家乡的发展变化,发挥“侨”的力量所具有的关怀、感化、同化作用,加深相互理解,坚持聚同化异,促进侨界团结,巩固和壮大和平统一力量,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和谐作贡献。

着眼侨界人士角色意识不强的特点,打造宣传推介平台。积极宣传侨界人士在投身国家建设、支持家乡发展、扩大海内外交流中的先进事迹,体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侨界人士的角色认同,致力形成侨界人士学先进、比贡献的良好风气。

(四)彰显新作为,在加快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贡献侨界作为

在区域经济建设中彰显作为。引导广大侨界青年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思维活跃、融通中外的独特优势,在汇聚力量、创新创业、拓宽海内外沟通渠道等方面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为发展少数民族经济贡献侨界青春力量和智慧。

在加强海外联谊中彰显作为。通过举办华侨华人家乡行恳谈会、聘请海外宣传大使等活动,广泛动员海内外侨界人士宣传家乡的发展与机遇,促进侨商回家、侨资回流、侨智回归,加强与家乡的多方位合作。

在推动公益事业中彰显作为。积极开展“公益心、侨界情”系列活动,引导侨界人士捐资助学、尊老敬老、修桥修路、抗击疫情、抗灾救灾。

在积极参政议政中彰显作为。定期举办理论学习,组织专题考察调研,点评提案议案、制定激励制度,引导侨界人士有序开展政治参与、积极建言献策,发挥优势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在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彰显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的华侨华人,身份特殊,作用独特,更有利于宣传命运共同体思想,以及双赢、多赢和共赢的理念。因此,在致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程中,更应该发挥少数民族侨界人士在地化、流动性和跨国性方面的优势,从而让他们作出独特贡献。

(作者系吉首市侨联主席)

投稿邮箱丨xxzxxgz@sina.com

联系电话丨0743-822125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