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园区体制改革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湘西工作》2022/11 作者:州委改革办 2023-04-26 17:38

产业园区在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上具有重大意义,要坚持开放引领、改革创新的原则,充分发挥园区对外开放平台作用,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打造体制机制新优势。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集聚生产要素,促进产业升级,拓展发展新空间。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政策聚焦】

《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7号):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为抓手,以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产业发展现代化水平,将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国务院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国发〔2019〕11号):提出五个方面共22项任务举措。一是提升开放型经济质量。二是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包括推行容缺审批、告知承诺制等管理方式,优化机构职能,优化开发建设主体和运营主体管理机制,健全完善绩效激励机制,支持开展相关改革试点等5项举措。三是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包括加强产业布局统筹协调,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实施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行动,加快推进园区绿色升级,推动发展数字经济,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等6项举措。四是完善对内对外合作平台功能。五是加强要素保障和资源集约利用。包括强化集约用地导向,降低能源资源成本,完善人才政策保障,促进就业创业等4项举措。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省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20〕13号):提出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加快建立更加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更加灵活实用的开发运营机制、更加激励干事创业的干部人事制度、更加系统集成的政策支持体系,努力实现园区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上率先、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率先、在振兴实体经济上率先,奋力走在全省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前列。并提出把握发展要求、优化机构职能、鼓励市场化运营、配强园区队伍、健全绩效激励机制、强化经济功能定位、开展亩均效益评价、支持区域合作共建、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培育壮大园区主导产业、提升开放型经济质量、合理预留发展空间、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强化资源集约利用、坚持绿色发展、鼓励财政金融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17个方面具体举措。

【他山之石】

江苏省淮安市:推行“党工委(管委会)+集团公司”管理体制,党工委、管委会,作为开发区管理机构,承担统筹协调、落实发展规划、促进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职能。24个所属平台公司,作为开发区建设发展市场主体,在党工委、管委会领导下,负责招商引资、项目服务、发展资金筹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职责,加快形成主业更加突出、形式更加灵活、管理更加高效的园区运行机制。持续深化园区“去行政化”改革,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首要职责,积极剥除园区管理机构开发运营职能,将园区建设、招商、运营、服务等事项通过企业化运营、政府购买服务、委托外包等方式交由市场承担。同时,稳妥剥除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社会稳定、房屋征收等社会事务管理职能。持续强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鼓励开发园区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建立灵活的人事薪酬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根据园区规模、发展阶段、职责任务、企业生产经营、编制和实有人员等情况,核定园区管理“员额”,初步实现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持续固化“一区多园”改革成果,清理各类“低小散弱”产业载体,整合区位相邻、产业相近、规模较小的产业集中区和工业集中区,探索实行“开发区+功能园区”管理模式。

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岳塘经开区以创建“五好”园区为目标,按照“小管委会+大公司”改革要求,推行扁平化管理,剥离社会事务,突出经济发展主责主业,加快园区机构精简化、运营市场化,达到“瘦身强体”“减负放权”“减员增效”的目的。突出园区经济建设主责主业,彻底剥离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交由岳塘区27个区直部门承担。在人员薪酬方面,采取竞聘上岗的方式,绩效向项目一线倾斜。

【湘西探索】

努力建设武陵山片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近年来,湘西高新区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紧扣国家和科技部对高新区的“高、新”定位要求,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总揽,坚持产业引领、科技赋能、服务增效,走出了一条创新提质、特色赶超的园区高质量发展道路。2021年度,湘西高新区在全省高新区绩效排名跃升至第12名,较上年提升8位。

一、坚持产业引领,蓄积转型升级势能

依托湘西特色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政策红利,湘西高新区聚焦“两稳一保”,大力优化产业结构,拓展空间布局,实现了发展速度、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做强主导产业。新材料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湘西国家锰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有力推进,铝产品产能占全国76.8%(全国第一),太阳能导电浆料用铝粉出货量占全球70%(全球第一),氮化锰出口额占全球80.7%(全球第一)。沿海产业转移加快承接,近5年电子信息产业营收增长近40倍,形成了智慧光电、智能小家电、智能终端等特色产业链。民族医药产业蓬勃发展,打造了湖南省生物产业基地,形成了宏成制药、奥瑞克医药、洁宝日化等一批龙头企业,获“国药准字”批文57个,制定了全国首个《土家医药医疗标准》,推出了首个土家族国家独创新药“复方桐叶烧伤油”,拥有“酒鬼酒”“黄金茶”等一批知名品牌。扩大开放合作。围绕产业链实施全员招商,推动驻点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精准招商,建成了湘西广州工业园、长沙“科创飞地”等合作平台。近5年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居全州前列,出口创汇占全州80%以上,获批全省首个综合性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园区。壮大市场主体。制定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市场主体实现“量质齐升”。近5年市场主体增长2.6倍。截至目前,全区实有市场主体3834户,其中企业占比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

二、坚持科技赋能,汇聚创新创业动能

紧扣“一主两特”主导产业,集聚创新要素,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创新活力不断增强。近5年,湘西高新区工业经济总量实现快速增长,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州30%以上,居全州第一。搭建创新平台。积极搭建本土化、产业服务型技术平台。截至目前,湘西高新区已建成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2个、国家级研发中心1个、省州级研发平台22个;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5家,总数居全省第5;拥有在孵企业210余家,带动就业1700余人。引育创新人才。积极组织开展“人才强区”三年行动,夯实园区人才基础。截至目前,全区已引入院士工作团队1个、核心专家团队成员4人,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288名,储备技术人才644名。此外,湘西高新区还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整合州内外12所职业学院组建湘西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建立了“订单式”培养机制,培养率达30%以上。推动成果转化。近5年来,湘西高新区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达22.7倍,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增长近8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3.25倍,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3倍,20余项成果获省级科技奖励。酒鬼酒公司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牵头制定“馥郁香型白酒”国家标准。园区投资3.5亿元、建成6.5万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大厦,打造成为集技术研发、创新孵化、配套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双创载体。园区还建设了潇湘要素大市场湘西分市场,成立湖南省知识产权综合服务(湘西)分中心,与长沙高新区共建湘西(长沙)科技创新基地。“双创”示范基地获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

三、坚持服务增效,激发园区发展潜能

湘西高新区始终把营商环境作为园区高质量发展、“五好”园区创建的生命线,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被评为中国湘商十大最具投资价值经济园区。优化政务服务。湘西高新区在全州率先开展园区赋权,集中承接171项审批事项,推行“全程代办”“容缺办理”“先建后验”,持续深化领导“三联”制、项目警官制、产业链长制等措施,营商环境大幅改善,服务质量大幅提高,企业满意度大幅提升。2020、2021年连续两年获全州优化营商环境考核一等奖。深化产城融合。湘西高新区始终坚持“产城融合”发展思路,城市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商务等配套功能不断完善。目前,园区拥有全州一流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和职业学院,建成4家高端星级酒店及一批商贸综合体,位于城央的湘西民族文化园获评国家4A景区,“四宜”新城靓丽呈现。2018年,湘西高新区在省级产城融合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综合排名中位列第一。强化纪律保障。近年来,为扎实推进“清廉园区”建设,湘西高新区连续出台了负面清单“十不得”、“清廉大厅”建设八条措施、减轻企业“迎来送往”负担五条措施等文件,自主开发“码上通”微信服务平台,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2022年,湘西高新区全力打造“办事再难,园区不难”政务服务品牌,先后举行了园区企业家“弘扬清风正气、共建‘清廉园区’”倡议活动,“清廉大厅”建设暨优化营商环境集中承诺宣誓,企业家营商环境清廉建设监测员座谈,“家庭助廉·团团圆圆”倡议等活动,推动清廉思想、清廉作风、清廉纪律落地生根、蔚然成风,服务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

投稿邮箱丨xxzxxgz@sina.com

联系电话丨0743-822125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