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力打造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示范标杆 ——凤凰县文旅融合发展特色亮点工作
来源:《湘西工作》2023/“非凡十年迎巨变 昂首阔步新征程”
作者:凤凰县委办公室
2023-11-08 21:55

凤凰县麻冲乡竹山村
近年来,凤凰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统筹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盘活农村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文旅产业综合带动作用,探索文旅赋能乡村振兴共赢模式,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凤凰。
一、保持战略定力,深入推进“一业兴三化”,以“文旅+”助推产业发展。始终坚持文化旅游主导地位不动摇,推动低门槛准入向高门槛准入转变、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同质化向个性化转变,形成以文化旅游带动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的县域特色经济发展模式。一是坚定不移抓保护。完善凤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乡村旅游扶贫规划等系列规划体系,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线”划定,积极做好“显山、露水、留白”文章。巩固“青山抱古城”城市空间布局成果,加快历史街巷维修、文物古迹修缮步伐,深入推进“文化回家”,持续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片。二是千方百计促融合。深度做好“旅游+”“+旅游”文章,打造一批田园综合体、休闲观光园、产业观光带、研学基地,大力发展旅游服务、商贸物流、旅游商品加工、现代农业等新型产业,完成菖蒲塘水果产业园—飞水谷景区旅游综合体、中华大熊猫苑研学基地等集研学、休闲、观光为一体综合观光园建设,直接带动脱贫户、监测户就业1000余人,辐射带动3000户以上。三是大力扶持育产业。围绕旅游上下游产业链条建设,大力发展旅游服务、商贸物流、商品加工、现代农业等现代产业,努力建设凤凰特色产业格局。2022年,全县城区商户3000多家,特色涉旅加工企业32家,发展猕猴桃、蚕桑等特色农业54.6万亩,旅游直接带动就业3万余人,间接带动从业人员10余万人,基本实现外出务工可选择、本地就业有机会,旅游成为了全县群众致富的最大门路。
二、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全域旅游,以特色线路助推乡村游发展。凤凰属于典型的山区地势,深度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腊尔山台地、天星山—八公山片区、长潭岗库区等高山峡谷区域,生产生活条件较为恶劣,自然景观、特色村寨、传统村落相对集中保存完好,如何带领群众因地制宜谋发展,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一直都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首要课题。一是抓好乡村游景区开发。立足乡村资源特色和生态环境优势,完成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打造环长潭岗“九营十八寨”休闲度假区、南方长城—拉毫营盘—天龙峡西线兵战文化体验观光游和北线山江片区苗山圣寨民俗风情游精品线路,实现凤凰古城与乡村景点互补互促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全县已开发经营老家寨、苗人谷、飞水谷、竹山、花田溪等10多个乡村游景点,凤仙境、竹山乡居、凤栖山居、清淼民宿等一批高品质酒店和民宿建成投用。二是抓好农旅融合发展。围绕文化旅游产业优势,突出城镇需求供应,以脱贫攻坚为抓手,以乡村振兴为重点,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生态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建成落潮井万亩猕猴桃基地、吉信万亩生姜基地、腊尔山万亩蔬菜基地等一批农业综合观光园。三是抓好旅游扶贫产业园建设。投资2.5亿元,完成“凤凰之窗”文化旅游扶贫产业园建设,带动脱贫人口就业1000余人,助推脱贫人口就地转移就业。投资2.9亿元,建成中华大熊猫苑产业园,直接带动村民就业500人以上,辐射带动2000户以上。2022年,全县乡村游接待游客854.4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04亿元。
三、坚持精准施策,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以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助推群众致富。支持和鼓励群众在参与发展旅游产业中实现就业、增加收入,2022年实现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86元,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3031元。一是建立入股制度,变村民为股东。鼓励支持村集体以特色村寨、山林、水库、道路等公共资源和可用设施进行价值评估,建立“企业+集体”股权结构,实现农村资源“活”起来、农村要素“动”起来、脱贫群众“富”起来。目前,拉毫营盘、老洞、竹山、老家寨等40个传统村落签订旅游开发协议,村集体实现资源入股年收益5万—30万元。二是完善企业用工政策,变农民为员工。围绕旅游产业发展,出台企业聘用贫困户支持政策,实施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景区就业安置一批、文艺表演安置一批、旅游项目用工带动一批、旅游服务就业带动一批“五个一批”措施,实现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其中竹山村直接带动就业100余人。村民吴国安花1.1万元买头湘西黄牛,负责展示传统农耕文化。他常满意地介绍:“我每月可领工资2000元,牛每年也有4000元。”三是建立物业盘活模式,变资源为资金。结合易地扶贫搬迁、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整合盘活闲置特色民居,加快农村土地、宅基地确权登记和颁证,鼓励和引导农户以自家闲置土地使用权流转、房屋租赁或出售等方式转让给国有企业,不断增加群众财产性收益。目前,竹山、老家寨等村寨搬迁户老宅租赁年均净收益3000—8000元,土地流转租金达300-500元/亩。四是鼓励群众自主创业,变农户为老板。鼓励创办农家乐、民宿,经营特色商铺,发展度假娱乐、餐饮住宿、养生休闲产业,形成一户带多户、多户带一村的良好效应。山江镇麻金梅开办的石头屋(特色农家乐),通过聘用当地贫困户当厨师、保洁员和服务员,并与贫困户建立食材订单供应,带动脱贫户42户168人稳定增收。坚持始终释放“头雁效应”,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实现农业必须强、农村必须美、农民必须富的乡村振兴目标。
投稿邮箱丨xxzxxgz@sina.com
联系电话丨0743-822125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首页|专题专栏|湘西工作|2023|“非凡十年迎巨变 昂首阔步新征程”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