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来,泸溪县白羊溪乡坚持把清廉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抓手,围绕“建强一支队伍、健全一批制度、推进一地发展”开展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周家寨村百亩金丝皇菊清廉产业基地
一、坚持“三个突出”建强干部队伍。一是突出政治建设夯实清廉基础。乡党委抓实抓细抓好“第一议题”制度,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契机,统筹乡党政干部、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主干三支队伍开展学习28次,并要求党员干部谈感悟、述心得,让学习不走样、有实效。召开乡党委会、清廉建设推进会10余次,研究制定《白羊溪乡“清廉机关、清廉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使全乡清廉建设有章可循。二是突出组织建设绘好清廉底色。将清廉建设纳入基层党建述职、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及时调整撤换不胜任、不尽职的村级党组织书记,重点从退伍军人、能人大户、年轻党员中培养选拔后备力量,持续推进党组织书记队伍整体优化提升。2023年,调整撤换村级党组织书记2人,培养选拔后备力量16人。三是突出思想建设筑牢清廉防线。坚持每周召开1次乡联村干部、村支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三方例会,主要以第一书记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廉洁建设相关论述,强化清廉意识。每年度开展2次乡班子书记谈,一般干部分管领导谈,村支两委干部联村干部谈的谈心谈话活动,强化党员干部的教育引导。开展党性锤炼活动,如组织全乡党员干部到浦市镇高山坪古驿道重走红军长征路,进一步筑牢思想根基。
二、健全“三项机制”压实工作责任。一是健全常态化工作机制。制定《白羊溪乡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完善重大事项公示公开及村权监督月例会等制度,用制度管事管人;制定村级小微权力清单3个方面30项,明确村支两委干部权力边界,规范小微权力运行;修订全乡8个村村规民约,把清廉家风建设融入村规民约中,家风纯民风善的育人环境逐渐形成。在清廉家风助推下,2023年,43名白羊溪乡学子参加高考,有21人考上一本院校,其中两人分别被北京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二是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将乡分管宣传、组织及文化站所负责人列入乡清廉建设领导联席会议小组成员,建立“一季一调度”的清廉建设协作机制,制定清廉乡村建设任务分工表,逐一明确牵头部门、工作职责、工作责任人,及时解决清廉建设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推动清廉乡村建设实现常态长效。2023年召开联席会议8次,解决问题21个。三是健全督导检查机制。组建由乡纪委牵头的督查工作专班,每个季度由乡纪委书记带队开展一次全覆盖清廉建设督导检查,对发现的一般性问题进行现场交办,限期整改;对存在难点问题交乡党委会或联席会议研究解决。2023年,共发现问题121个,现场交办整改112个,研究解决9个。在乡村振兴领域处置问题线索8件,其中立案5件,提醒谈话2人,批评教育1人。

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进一步绘就清廉乡村崭新“画卷”
三、写好“三篇文章”提升工作质效。一是写好氛围营造文章。利用赶集日、特殊节假日、干部每月走访日开展廉洁文化宣传活动,结合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敲门行动”常态化开展廉洁文化进乡村行动;在全乡范围内开展“院坝会上话清廉”活动,多角度地与村民们共话清廉。2023年,开展清廉建设宣传11次,100余名党员干部参与,收集意见建议60余,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17个。二是写好为民服务文章。针对在清廉院坝会上,村民提出的停车难的问题,经乡党委研究,充分盘活白羊溪村、周家寨村、麻溪村等闲置荒地新建停车场10余个,切实缓解了群众停车难题。坚持寓廉于心、寓廉于行,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开展了扶残助残义诊活动、就业帮扶行动、“一老一小”关爱活动、助农秋收以及灾后清淤重建等系列活动,以干部辛苦指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去年全年为民办实事160余件。结合“美丽湘西”工作要求,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进一步绘就清廉乡村崭新“画卷”,确保清廉乡村建设成果惠及更多百姓。三是写好产业发展文章。结合乡村振兴的产业振兴要求,采取有偿使用农民土地的方式打造清廉产业基地,实现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如依托菊花淡泊、清贞、廉洁品质,打造周家寨村百亩金丝皇菊清廉产业基地,深入挖掘桃花清香淡雅廉洁元素,打造麻溪村“十里桃花”产业基地,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廉洁文化同时,使两村村民人均年增收分别为2213元、2241元。同时,明确村集体经济资金使用严格按照“村申请+乡党委审批+乡纪委监督”流程进行,强化对资金监督管理。
(作者系泸溪县白羊溪乡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