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无障碍

关于推动湘西土家苗医药产业发展的建议

2023-11-22 08:38 【字体:
届次: 十五届二次会议
编号: 152071
类型:
建议人姓名: 郑茂斌
附议代表:
主办单位: 州卫健委
会办单位: 州发改委、州农业农村局、州人社局、州工信局、州林业局
建议内容: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向洞庭湖平原过度地带,武陵山脉东麓。这里山峦叠嶂、森林密布,为各种药材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是一块得天独厚的药材基地,是我国南方著名的“中药材宝库”和“华中中药材基因库”。目前,湘西自治州有中草药、民族药品种2000多种,药用植物品种占全国22%、全省70%。湘西州素有“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之说,以土家苗族为主的各族同胞在长期和疾的病做斗争过程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诊疗经验,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医药诊疗技术,医药知识自成体系,具有起源时间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用药独特、疗效显著等特点,尤其以内病外治、冷病热治、热病冷治等疗法独具特色,成为民族医药的瑰宝。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民族繁衍做出了重大贡献。

目前在全州基层医疗服务资源总量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推动土家苗医药发展将助推我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但从当前土家苗医药发展情况来看,短板问题还十分突出:一是土家苗医药人才优势不足,目前大多土家苗医药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在各类执业资格考试考核中,难以取得资质,地下行医、无证行医无法根本杜绝;二是土家苗医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尚未形成。土家苗医药大多还是依赖人工检测,缺乏客观的检验手段,没有统一行业标准,无法保证原材料的好坏,导致难以普及和推广;三是土家苗医药产业发展链条不长、发展模式单一、附加值不高。制药规模企业小、集约程度低、加上龙头企业少开发研究力度弱,缺乏支撑土家苗医药品牌产品;四是尚未形成全社会支持苗医苗药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广力度不够,没有充分开发土家苗医药在骨伤、外伤、烧烫伤及皮肤病等领域的潜力。

针对以上情况,为推动湘西土家苗医药文化和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建章立制。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由湘西州人民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全力配合、社会企业共同参与,建立完善科学的湘西州民族医药产业发展协作机制,并成立日常工作机构,落实各部门职责,协调各方力量,同时争取将土家苗医药事业发展纳入《湘西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推动土家苗医药事业的发展。

二是开展医疗协作,提供资源支撑。由州政府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海医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定期组织一批专家,开展学术讲座、病例交流等系列活动,对医院现代化管理、人才培育、专科建设、技术升级、分级诊疗等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提高民族医药诊疗水平,湘西州也要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主动的姿态、更加务实的措施、学技术、学经验、学观念、学眼界,积极发展土家苗医药技术;同时对新药研发和技术创新给与专项经费支持,将开发土家苗医药相关项目列入湘西州重点扶持项目,鼓励企业对土家苗医药加大基础研究与产品研发力度,对取得研究成果的企业提供资金帮扶,对研究成果上市快审快批,迅速产生社会效益。

三、强化技术培训,促进人才交流。组织技能培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土家苗医重点人才、特殊人才纳入国培、省培和州培计划,并按照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海医院先进培训经验进行管理,同时继续开展土家苗医从业资格考核,推动土家苗医执业准入。组织长海医院等有关专家,通过“传帮带”“团队带团队”“科室对科室”等多种方式,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有计划组织安排湘西州中医药骨干进修学习、交流、培养和造就一批有影响力的湘西中医药名专家,组派知名专家参加门诊、查房、带教等日常指导工作,搭建远程网络会诊平台,建立名医工作室,为湘西州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四是突出产业园区,延伸生产链条。加强在吉首、龙山、花垣、永顺、州高新区等县市的民族医药产业园区建设,在发展药材种植产业的基础上,促进发展现代化企业,促进土家苗药材精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加强优势中药材基地建设,采取“基地+农户+收购点”的经营模式,让更多中药材品种成为地理标志标识,使中药材基地成为“定制药园”。


建议回复:

州卫建议字2023〕第12A

                        是否公开:公开

关于州十五届人大次会议第152071号建议的答

郑茂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湘西土家苗医药产业发展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与州林业局、州工信局、州农业农村局、州发改委、州人社局等单位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建章立制。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于2020年将土家医药苗医药发展纳入《湘西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成立由州政府牵头的湘西州中医药民族医药保护发展领导小组,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统筹协调,共同推进我州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2021年,联合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州发〔2021〕11号),为我州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2022年,成立湘西州生物医药和生物科技产业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生物医药和生物科技产业发展。2020年以来,争取中央资金及专项债券36300万元,用于支持州民族中医院内科大楼建设和古丈、花垣、保靖县等3家县级中医院的医疗救治能力提升项目。

二、关于开展医疗协作,提供资源支撑。一是创新工作思路,深化协作共建2022年9月以来,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州荣复医院、永顺县中医院密切协作,不断健全完善帮扶机制,先后选派2批次医务人员赴两院开展帮扶协作,期间共计诊疗患者1.92万人次、会诊1820人次、手术470余例、抢救急危重患者90余人次、教学查房780余次、指导疑难病例讨论465余次、举办学术交流讲座107场次、引进临床新技术21项,通过帮扶,两家医院在医疗技术、学科建设及社会效应等方面取得明显提升,军地协作帮扶成效显著。我委将认真总结军地医疗协作成功经验积极向州政府汇报,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主动的姿态、更加务实的措施,力争组织县级以上公立医院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部队医院建立全面深入、合作共赢的军地医疗协作帮扶关系,助推我州卫生健康与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更上台阶。二是积极争资立项,推动民族医药发展。紧紧抓住湖南省获批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这个机遇,主动作为,锐意改革,积极争取土家医苗医药科研项目落地。2017年,经省中医药管理局同意,明确由吉首大学与州民族中医院、州民族医药研究所共同筹建湖南省土家医药研究中心,现已顺利通过省级项目验收。2021年,州民族中医院民族医药创新研发中心项目获州委州政府批复,计划投资1.52亿元,相关筹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2023年,明确骨折敷膏、符忠来苗医正骨液、云山苗药抑菌乳膏、蛇疗止痛酊、颜汉子鼻炎喷雾剂5个产品湘西州中医药民族医药创新项目支持产品下一步,我委将进一步支持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开展中医药及土家医药苗医药科学研究,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传承创新同时注重加强成果转化运用,力争早日造福广大人民群众,推动民族医药发展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关于强化技术培训,促进人才交流。近年来,进一步加大中医药民族医药人才培养力度。一是加强中医药人才规范培训。先后选派120名基层医务人员参加省级“西学中”培训项目持续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本土化专科层次人才培养及为期三年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2023年,选派专家参加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培训、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培训。二是开展民族医药人才培养工作。2018年起,连续组织民族医药从业人员参加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核2022年,组织100名民族医药从业人员参加中医药民族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确定11家民族医药保护传承示范基地及1家示范基地建设单位。2023年,组织开展全州扶阳罐疗法培训班,培训人员21人。三是拓展军地协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委将认真总结长海医院与我州军地医疗协作帮扶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拓展军地医疗协作帮扶机制,努力争取更多的部队医院与我州医疗机构结成对口帮扶关系,同时积极搭建远程学术交流、医学影像诊断医学检验、病理检测互联网远程诊疗平台,采取部队医院对口帮扶、重点专科驻点帮扶、骨干医师长期进修等方式,通过建立名医工作室、“专家指导”“团队帮扶”“科室共建”等形式,着力打造军地医疗协作示范医院,全面提升我州医疗机构诊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四是积极争取牵头组织土家医苗医从业资格考核。2017年以来,我州已连续两年组织土家医苗医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因《中医药法》及《医师法》将民族医药从业人员的资格考试权限明确为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我州已暂停开展土家医苗医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工作。近年来,我州先后整理出版民族医药专著20余部,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制订颁布土家医药苗医药技术标准52项、民族医药名词术语300余条、优势病种诊疗指南24土家医苗医资格考试前期准备工作不断夯实。目前,我委正积极向省中医药管理局汇报,力争由我委牵头组织,尽快启动土家医苗医从业资格考核工作。

、关于突出产业园区,延伸生产链条。一是加强政策支持。州委、州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文件明确,加强中医药民族医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龙山为核心点,7县市为辐射面,稳定湘西40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按照“健康湘西、一县一品”指导原则,鼓励支持每个县市发展1-2个中药材或食药两用药材品种,打造饮片加工、食品加工、药妆、保健品等重点品牌;支持中药材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二是完善生物医药产业规划。聘请中山大学编制《湘西州“十四五”生物医药和生物科技产业链专项规划》,依托我州丰富的药食同源中药材资源以猕猴桃、椪柑、百合等八类健康产品为重点充分发挥产业带动作用,全力打造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健康食品产业链。三是大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近两年来,向上争取省专项资金198.1万元,州本级专项资金337.1万元支持湖南湘泉药业、湘西宏成制药、湖南双沐药业等16中医药产业重点骨干企业项目中药材基地建设,促进民族医药成果转化结合我州实际,依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湘政办发〔2021〕44号),拟报请政府出台《关于促进湘西州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按照“一带一圈三大区”的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力争把湘西打造成为武陵山片区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生物医药生产集聚区、交易流通中心,着力打造省级先进产业集群。四是加强中药材基地建设。《湘西州“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将中药材产业作为推动我州乡村振兴五大林业产业之一,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湘西特色杜仲、黄柏、厚朴、黄精、淫羊藿等森林药材产业,大力建设森林药材基地和特色木本药材产业园,采取规模化种植、林药间作和补植修复三大种植模式,促进土家苗药健康有序发展。目前全州已有11家涉及中药材产业的企业成功申报为省级林业龙头企业,申报省级林业特色产业园5个,通过龙头企业示范带动,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全州参与中药材经营的农户逐年增多。截止2023年4月,全州草本药材种植面积18.69万亩,其中百合面积9.54万亩,迷迭香面积1.32万亩。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以上答复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最后,也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附:州人大代表建议办复情况反馈表

签发领导:彭云

承办人员:龚华

联系电话:13974350522(手机)、8225595(办)

                                                   湘西自治州卫生健康委    

                                                        202362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