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在州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
州人民政府秘书长 张奇华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州人民政府委托,现就州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总体情况
今年以来,州政府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履行法定责任。牵头主办代表建议172件,问题基本解决、取得一定成效A类140件;已列入工作计划正在逐步解决B类22件;因客观条件限制尚未解决、需继续争取解决C类10件,办复率、面商率100%,满意率97.1%。
二、重点建议办理成效
今年,州人大常委会确定重点建议19件,州政府系统办理17件,分别由5名州政府班子成员领办,全面推进政府工作落实。
(一)聚焦产业建设,通过重点办理文旅、酒业、中医药和生物医药、特色农业发展等方面建议,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将建议办理与产业发展提质年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吸纳“打造旅游产业联盟构建全州旅游一盘棋发展格局、加大酒鬼酒公司在原产地的品牌宣传、加大中医药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建议意见,出台《湘西州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施方案》,推动特色重点产业发展。一是文旅主导产业活力增强。推动苗绣、银饰等非遗工坊和车间落户乡村,带动群众就业增收。举办村厨村艺、村播、村歌、村跑、茶BA等活动,带热乡村旅游。山谷居民文化公司获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十八洞村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为“最佳旅游乡村”。开展国有旅游企业资产和经营管理效益情况审计,狠抓审计问题整改,整合优化全州旅游资源配置。二是酒业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出台《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酒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白酒产业园区、白酒企业标准厂房建设,加强高粱基地和原粮基地建设,加快酒业产业链企业馥郁香型酿酒技术标准推广应用,我州被中国酒业协会授予“世界美酒特色产区·中国酒谷·湘西”荣誉称号。三是中医药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来势向好。以发展壮大中医药和生物医药产业链为抓手,建立由州长担任链长的协调运行机制。积极对接华润集团、上药集团、国药控股等知名企业,推动中药材产业基地、中药切片加工、中成药研发生产、中医药产业园区建设。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5万亩,总面积达46万亩。推动杜仲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发展,建设100吨杜仲胶提取装置等生产线。“苗族民间验方符氏百草抑菌散开发与产业化示范”和“卷丹百合种质创新、优质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项目立项,实施中医药和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创新“揭榜挂帅”项目。四是特色农业产业建设有新成效。扎实推进粮油等主要作物产能提升行动,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54.57%,粮油产量达101.07万吨。茶叶、油茶、柑橘、猕猴桃、中药材、烟叶、蔬菜等特色产业有新发展强化科技赋能,转化应用酿酒高粱绿色高效技术、茶园覆膜栽培快速成园技术等10余项,累计推广面积300余万亩。发挥专家人才引领效能与龙头企业的示范辐射作用,成立7个农林产业领军人才工作室,发展培育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27家。农产品加工业营收达258.6亿元,带动从业人员5.53万人。
(二)聚焦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通过重点办理法治护企、法治护绿、法治护安等方面建议,着力打造更优质营商环境。将建议办理与落实州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执法检查反馈意见、专项监督建议等结合起来,抓好各类反馈问题的整改,研究制定“提振民营业主创业守业信心、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整治消防通道”的工作方案,加大“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加大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等建议办理力度,推动政策、法治、安全等综合环境变优变好。一是助企纾困解难。落实州级领导“三联”制度,推行企业开办全程网办、搭建政银企联动平台等举措,推动系列护企业政策和高效服务直达快享。帮助经营主体节约开办及电力成本4538.38万元,减税降费5.7亿元,兑现财政奖补8773.21万元,新增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48.89亿元。规范各类涉企执法检查,推行“综合查一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做到“无事不扰”。推动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协调追还账款1.2亿元。全力保护知识产权,协助湖南众鑫新材料公司知识产权保护维权胜诉,获省州领导批示肯定。二是改善生态环境。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有序推进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以中央、省环保督察和州人大生态环境监督交办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扎实推进“锰三角”矿业污染综合治理、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狠抓油烟排放问题、道路扬尘治理、固定污染源以及移动源管控问题,在企业污染物排放改造、大气污染治理、新能源应用推广等方面加大力度。整改销号各类生态环境问题158个,花垣锰矿山、锰冶炼企业正式复工复产,新增新能源充电桩1882个,14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全省第一。三是防范安全隐患。加大力度完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投入资金1.37亿元,建设生物防火林、生土阻隔带1067.1公里,修建防火道120.4公里、消防蓄水池12318立方米,应急道路路基建设、路面清理和铺设共911.06公里,防控能力不断增强。州财政专列安全应急处置经费1000万元,178个传统村落消防设施和装备建设列为州定民生实事,推动居民小区和公共建筑消防车通道标识划线875个,105个老旧小区开展了“一区一策”消防治理。着力消除农村公路安全隐患,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1976公里,争取到省级安防资金补助2.17亿元,提质改造农村公路228.2公里,整治路域环境242.3公里,防护水平不断提高,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出行。
(三)聚焦社会民生,通过重点办理就医保障、教育事业、养老扶弱等方面建议,加力办成更多可感可及的惠民利民实事。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压减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统筹各类资金,向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民生领域倾斜,全年民生支出231.9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3.1%,创历史新高。办理“优化医保付费方式,保障医疗机构积极救治患者”建议:全面推行村卫生室医保门诊统筹结算服务,推进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将精神类、康复类等纳入DIP结算范围,将医疗新技术纳入特殊病例单议范围,医疗机构覆盖率100%,病种覆盖率达92.45%,DIP医保基金占住院医保基金的93.78%,为参保患者节约2297.87万元。办理“加大对老年人关爱力度”建议:建成运营老年助餐服务点5个,社区居家养老示范平台9个,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1059个。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市低保标准由650元/月提高到70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由5000元/年提高到5400元/年。办理“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建议:组织实施《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策略研究》等23个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调研课题。州财政每年按照每生10元标准支持学校心理健康工作,335所1000人以上的中小学校均配备标准化心理辅导室。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和示范站等载体建设,开展公益宣讲等实践活动,推动家校协同发力,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主要做法
(一)强化示范引导,坚持高位推动。州政府系统召开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会议,各承办单位及时安排部署办理工作,严格落实州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和工作部门负责人领办重点建议制度。陈华州长主持召开州政府常务会议研办重点建议,以州人大代表身份参加代表小组主题活动,列席州人大常委会相关会议,联系国省州代表开展工作调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均走访各自联系的基层人大代表,认真听取意见建议。
(二)强化协商联动,吸纳代表建议。州政府及工作部门制度化邀请代表列席相关会议和活动,及时办理代表通过州12345热线反映的社情民意。结合“两重”“两新”送解优和“项目大谋划 谋划大项目”专项行动,州工信、民政、生态环境、卫健、市场监管、医保、林业等部门,吉首、保靖、永顺、龙山等县市政府邀请代表进行视察调研,对重点项目建设开展监督检查,对职能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对重点工作开展交流座谈,形成了共商共议、协调联动、合力推进的良好态势。
(三)强化跟踪问效,抓好督办公开。各承办单位紧扣党纪学习主题教育要求,常态化开展“走找想促”活动,对照大抓落实激励指标,将建议办理与“八大行动”“三年工作”融合推进,解决一批创业就业、教育医疗、居家养老、交通出行、住房保障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开展联合督办等方式,对督办工作加强统筹协调,对答复承诺事项开展办理“回头看”,主动向代表反馈落实情况。35个承办单位在本单位网站公开办理结果,广泛接受监督。州财政、工信、司法、民政、卫健等部门,吉首、永顺、龙山等县市政府,通过湖南日报、团结报、湘西网等各种媒体刊发文章或信息,一批好的经验、亮点、成效得到宣传推广。
虽然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离州人大及代表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主要是:个别单位办理效果不理想、答复内容不规范、办理质量不高;有的单位在答复后与代表沟通和回访不及时、跟踪续办力度不够;需要多个部门共同解决的综合性问题的协调配合还不够等。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群众期盼中找准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细化工作举措,务实工作作风,推动代表建议办理高质高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新湘西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