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提案

关于加强大宗食材供应链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建议

2023-10-27 14:57 【字体:
届次: 州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编号: 145号
类型: 社会建设类
提案者: 周洋洲
联名提案者: 龙璋、释通振
主办单位: 州市场监管局
会办单位: 州农业农村局
提案内容:

通过调研发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不断升级,食品安全成为全社会聚焦重点,民众对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不断增大,加之疫情传统农贸市场逐渐萎缩,大宗食材供应企业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但从调研情况来看,大宗食材供应安全仍有不足之处。一是重视程度不高;二是设备设施不全;三是专业人才缺失;四是缺乏有效监管。

建议: 

一、加大责任主体安全意识宣传教育

企业是食品安全责任的主体,要进一步加大食安宣传力度,增强企业食安意识,由“要我管”到“我要管”转变,自觉地承担和履行食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一是要求企业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压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二是健全完善大宗食材供应溯源体系,严格落实企业和产品相关信息和记录,引入相关智慧系统,向相关监督部门传输,开放,便于实时监管。

二、加快完善职能部门监督监管机制

一是相关职能部门要不断创新监管手段,促进食品由重审批、轻监管向审批与监管并重转变;由重集中整治、轻日常监管向经常性、制度化动态监管转变;由重投诉查处、轻前期监管向防范在先、关口前移转变;真正实现静态与动态,事前、事中与事后监管的有机结合。二是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严格把关农业投入品定点经营和高毒农药实名购买等制度,严控农业面源污染,做好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隐患排查、土壤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综合治理工作。三是紧紧围绕企业事业机关(特别是学校、养老院)食堂食品安全高风险区域,以及重要节假日和重大活动等,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强化重要节点监管,实现有害有毒、农兽残留、重金属等检验检测内容全覆盖。

三、突出重点,加大食品检验检测力度

一是积极建立大米、大桶水、肉及肉制品(包括禽、蛋、水产品)、蔬菜、奶制品等大宗食品重点检测机制,坚持定性检测和定量分析检测相结合,坚持定期和不定期检测相统一。

二是积极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有效预防重大食品中毒和不卫生食品经营等事件发生,确保食品安全,同时要始终保持监管的高压态势,完善食品的安全事故报告制度,严厉打击不合格和有害身体健康的违法违纪行为。

三是健全应急事件部门协作快速反应联动机制,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和安全知识宣传和培训工作,积极开展食品供应放心企业和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和推行工作。

提案回复:

州市监复字〔2023〕第6号A类

关于对州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45号提案的答复

周洋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大宗食材供应链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湘西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聚焦事关百姓“菜篮子”“盘中餐”的安全问题,将抽样检测作为发现食品安全风险、排查食品安全隐患、强化食品安全预警的重要措施,充分发挥其守护食品安全“探头”作用,全面推动食品安全科学有效监管。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大宗食品检验检测力度。湘西州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认真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制定并出台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方案,在全州范围内开展大米、大桶水、肉及肉制品(包括禽、蛋、水产品)、蔬菜、奶制品等大宗食品的监督抽检工作。近两年来,市场监管系统抽检粮食加工品(含大米)742批次(其中不合格10批次),大桶水183批次(其中不合格12批次),肉及肉制品1070批次(其中不合格14批次),蔬菜5003批次(其中不合格131批次),乳制品112批次。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湘西州市场监管系统已组织开展核查处置,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采取下架、封存、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风险,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处理;及时将有关食品生产经营者采取的风险防控措施和核查处置情况向社会公开。同时,湘西州农业农村局严把基地农产品质量准出关,对辖区蔬菜、水果、茶叶、稻谷、畜禽产品、水产品等农产品开展质量监测,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高于国家规定的98%)。全州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通过双认证率(获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合格证书、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农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均居全省前列。

(二)关口前移强化源头治理。湘西州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安全为第一责任,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能力,切实做到源头严防、风险严控、违法严惩,确保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一是切实强化源头治理。集中力量全面排查食用农产品风险隐患,重点对五里牌农产品批发市场、武陵缘农产品批发市场、华申水果批发市场等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展监督检查,严查主体责任不落实、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等违法违规行为。二是规范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对农批市场的监督检查,指导和规范食用农产品市场开办者建立完善食用农产品准入管理、入市查验、建立销售者档案、签订质量安全协议、检验检测等食品安全制度,进一步提升我州农批市场管理水平。三是大力推进智慧监管。全面推广使用“全国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将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和食品安全监管由传统纸质化向数字信息化推进,搭建起食品安全共治平台。目前我州3家农批市场及94家入场销售者已全部建立电子档案并纳入湘西州市场监管局“全国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平台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督促开办者和入场经营者依法开展自查。四是关口前移预防风险。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加强对我州9家学校食材配送单位的监督指导,抓好源头质量监管并将学校食材配送单位的食品安全列入市场监管局年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重点检测蔬菜的农药残留、畜禽肉的兽药残留和食品容器的卫生状况等,确保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三)积极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建立健全形势会商、信息通报、检察联络、行刑衔接、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粮食质量安全全程闭合监管等多项制度,市场监管、卫健、农业农村、教体、公安、粮食储备、林业等主要职能部门按季协调会商,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协调联动机制。由州食安委统筹,州卫生健康委会同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商务局、湘西海关、州市场监管局、州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共同制定湘西自治州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湘西自治州农业农村局与湘西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制定《关于加强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完善健全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实现了食用农产品从种养殖到市场销售全链条、全环节质量安全监管,有效消除监管盲区。近两年,按要求完成国家专项监测、国家常规监测和省级监测任务共计2138份,涉及大米138份、玉米粉、糁35份、玉米粒37份、蔬菜52份、熟肉制品33份、鸡肉39份、鸡蛋29份。

(四)健全应急事件部门协作快速反应联动机制。制定出台了《湘西自治州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扎实开展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不断健全食品安全协调联动机制,持续提升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水平,截至目前,开展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2次,开展应急事件处置相关培训8场次;深化部门协同配合,共同研究解决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职能分工问题,形成监管合力,做到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的无缝衔接,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体系,每一颗青菜摆上餐桌前,至少都要经过三重‘关卡’,第一道在田间地头,第二道在菜市场,第三道在餐饮主体,涵盖了食材从采摘到售卖,再到加工的全过程,真正把“让人民吃得放心”要求落到了实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下一步工作

在今后工作中,湘西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坚持“四个最严”要求,以提升食品抽检工作质量为主线,以防范化解重大食品安全风险为目标,推动食品抽检监测工作再上新台阶,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为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积极贡献市监力量。一是聚焦日常消费“热点”强化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加大对“米袋子、菜篮子”等大宗消费食品抽检力度。坚持从食品生产、经营、餐饮、进口和网络销售等不同业态相结合,重点抽检人民群众关注度高、风险程度高的粮食加工品、肉制品、蔬菜、乳制品、酒类等重点品种,以及城市、农村、城乡结合部、校园周边和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等重点区域,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督抽检同时,强化节日食品专项监督抽检。在元旦、春节、端午、中秋、国庆前夕,合理安排节令食品抽检,确保节日食品安全。二是及时公布食品抽检信息,依法开展核查处置。健全食品抽检不合格信息公布制度,坚持严格依法依规原则,按照有关工作要求,及时稳妥公布监督抽检结果信息,切实发挥抽检信息对公众及生产经营企业的服务作用。同时,强化核查处置,对监督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经营企业,依法开展核查处置并控制食品安全风险。三是强化农产品源头治理,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充分应用智慧监管方式,提升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监管效能,并以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为契机,持续抓好食用农产品重点问题治理整顿。同时,继续加强对学校食材统一配送企业的监督检查,拧紧校园食品安全“阀门”。加大宣传引导,提升食品安全意识。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增强“你点我检”活动辐射面,将活动延伸到全州学校、企事业单位食堂、农贸市场及农村地区,提升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意识,营造了良好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氛围。

感谢您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关心,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和关注,多给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

签发领导:张立新

    承办人员:张明军

联系电话:13508432018

                            湘西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6月2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