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金融消费者:
当前,金融领域非法中介活动日益猖獗,通过虚假宣传、伪造材料、教唆违约等不法手段牟取利益、触犯法律,严重损害消费者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为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健康、安全的金融环境,风险提示如下:
一、增强风险意识,识别非法金融陷阱
(一)代理退保黑产。警惕金融领域不法分子以“咨询公司”“法务服务公司”等名义,谎称“全额退保”“高额理赔”,挑唆保险消费者签署代理服务协议、套取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敏感信息,并索要代理费、服务费等;或者教唆消费者通过非正规方式虚假取证,甚至捏造事实,以此要挟保险机构,获取非法收益;可能会恶意制造和放大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之间的矛盾纠纷,阻碍消费者正常维权。
(二)贷款中介骗局。非法金融中介常以“征信修复”“逾期清除”“银行内部渠道”“银行合作机构”等虚假宣传方式诱导借款人伪造材料、包装账户流水、虚构信用资质骗取银行贷款,后以各种理由拖延不放款,并收取手续费、保证金、包装费等,最后人去楼空。
(三)恶意逃废债务。非法金融中介通过冒充资深专家、专业律师等身份,以“减免银行债务”“优化债务”“反催收”等信息为噱头,诱骗金融消费者签署委托代理维权协议,套取个人财务信息、并收取高额咨询费、中介费等,教唆消费者提供虚假资料、以合法维权之名,背弃合同约定,行恶意逃废债务之实。
(四)推荐虚假产品。非法金融中介以“高额理财收益”“投资返利”“内幕消息”等为诱饵,冒充金融机构咨询顾问、理财经理等人员,诱导消费者购买虚假金融产品。
二、认清黑产危害,守护人身财产安全
(一)经济损失:金融消费者被骗取高额手续费、服务费或者购买虚假金融产品后,非法中介可能“卷款跑路”,导致个人背负高额债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二)信用受损:借款人因非法中介教唆导致贷款逾期,影响个人信用记录,留下不良征信,对未来贷款、信用卡申请等金融活动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隐私泄露:个人身份信息、财务信息等被泄露或者被倒卖,可能会遭受诈骗、骚扰等问题,给生活带来无尽的困扰和安全隐患。
(四)失去保障:被挑唆、怂恿不明真相的消费者终止正常的保险合同,导致丧失风险保障,未来再次投保时,由于年龄、健康状况变化,可能面临保费上涨甚至被拒保的风险。
(五)触犯法律:消费者受不法分子教唆、指使,通过伪造材料、捏造事实等违法违规手段达到贷款、退保、逃债、牟利等目的,可能卷入违法犯罪行为。
三、正规渠道维权,共同抵制非法中介
若需要办理金融业务或者与金融机构发生矛盾纠纷、面临征信问题等,应通过以下正规渠道:一是拨打金融机构公布的官方服务电话或者前往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办理解决;二是向湘西州银行保险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以调解方式解决;三是向金融监管部门咨询反映;四是根据合同约定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诉讼或申请仲裁,以法律途径解决。
防范和打击金融领域非法中介活动,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如发现身边存在非法中介违法违规行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金融监管部门提供线索,让我们携手共进,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升个人金融素养,远离非法金融活动,守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湘西州金融市场秩序。
湘西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湘西金融监管分局
中国人民银行湘西州分行
湘西州银行业协会
湘西州保险行业协会
202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