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无障碍
前三季度我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简析_湘西州政府门户网站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数据 > 统计分析

前三季度我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简析

2013-10-30 00:00 来源:社会科
【字体:

  今年以来,受规模工业经济下行因素影响,我州高新技术产业增速持续出现下滑现象。前三季度,全州35家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共实现产值32.94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9%比一、二季度增幅分别下降9和个2.4百分点;实现增加值10.5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比一、二季度增幅分别下降8.92.6个百分点。产值、增加值的增长幅度均维持在负增长,而逐季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

  一、前三季度全州高新技术产业运行特点

  (一)骨干企业对全州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的推动作用有限

  前三季度,全州家大中型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共实现增加值4.12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0.4%其占全州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9%比重比上季低3个百分点。其中:三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38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0.1%其占大中型企业产值比重为26.7%占全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为10.3%

  (二)主导产业对全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优势不优

  前三季,我州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由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新医药技术三大领域组成,其中:电子信息技术实现增加值47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6%只占全州高新产业的0.5%生物与新医药技术实现增加值2.4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2%占全州高新产业的23.4%新材料技术实现增加值8.04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5.2%占全州高新产业的76.1%新材料技术产业在我州高新技术产业中占主导地位,举足轻重,但今年以来,新材料技术产业一直处于负增长态势,制约了全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

  (三)效益下滑对全州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在不断萎缩

  前三季度,全州高新技术产业共实现利税1.8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5.9%其中上交税金1.23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5.1%增幅较一、二季度分别下降27.47.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州高新产业的企业内部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1895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9%增幅较上季下降16个百分点;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为1440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1%增幅较上季下降15.1个百分点。

  (四)出口乏力对全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市场销售雪上加霜

  今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复苏疲软与欧美债务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州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出口形势增长开始表现乏力。前三季度,全州出口创汇的高新技术企业共实现产品出口交货值10.75亿元,仅比上年同期增长5.4%增幅较上季度回落个93.2百分点。国际市场疲软,再加国内市场仍旧低迷,全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市场销售更是雪上加霜,前三季度,全州高新产业的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为29.84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8.8个百分点,降幅在不断的提高。

  二、制约全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基础薄弱,整体科技水平不高

  尽管近眥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处在一个追赶型发展阶段。传统产业居多,基础薄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点低,创新机制不健全,特别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真正形成,企业普遍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而且传统产业中低水平居多,高科技含量少;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资源消耗型多,高附加值产品少。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而细小,产业关联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占经济总量比重低,缺乏龙头骨干企业,带动性不强。

  (二)创新意识淡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目前,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仍以技术引进为主,具有国内外领先技术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不多,掌握核心技术的较少,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从事着产品的简单加工生产,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低端环节,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主要表现为创业投资、风险投资不活跃,力度不强;体制机制不灵活、不健全;科技交易市场体系不健全,成果转化率低;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滞后,高新技术成果不能尽快转化为终端产品占领市场。

  (三)政策效应发挥不够,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不畅。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新产品开发缓慢,科技成果产业化低。此外,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机制还没有形成,风险投资担保机构发展缓慢,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地区差距较大。主要表现:一是促进高新技术投资企业的政策机制不活,投资环境亟待完善。特别是针对国际性大财团、大公司、大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融资体系尚未建立,政府引导性投入不足,风险投资和技术产权市场发育不健全,资金“瓶颈”使许多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生长缓慢,许多有前景的科技成果无法转化。

  三、对于发展全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产业招商引资力度,提升产业外向程度

  继续大力、有效地引进和发展港、澳、台及外商投资经济从而优化经济结构。突出对高端项目的招商引资,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具有引领性、关键性和突破性的重大高端产业项目;突出关键企业,集中力量引进在产业链构建中起关键作用的关键企业和重大项目;突出龙头产品,引进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头产品项目。

  (二)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逐渐淘汰劣势产能

  继续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结构调整,是由结构调整的永恒性、动态性和全局性所决定的,同时也是为了解决我州高新技术产业所存在的高新产品低附加值、技术密集程度不高等结构问题。在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调整中,首先是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调整,通过市场机制来发挥对高新技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明确企业才是结构调整的主体,政府的作用是通过产业政策及法律法规等制度供给来引导结构调整。其次是以技术演进路径指引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调整。高新技术的采用往往具有报酬递增的性质,先发展起来的技术可以凭借先占的优势,通过自我强化机制在竞争中胜出。再次是以聚集规律指导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调整。最后是以大中型企业集团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调整。

  (三)加大企业创新引导力度,培育新的增长点

  继续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不断加强创新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和产学研合作体系建设,并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一是要引导企业加强产品创新。鼓励企业集中精力研究和开发高科技产品的技术,不断发展可以在生产中直接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从而能迅速回收技术投入,创造最大的效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以自有知识产权产品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二是要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鼓励企业提高科技投入力度,在加强自身技术研发的同时,加强技术和人才的引进,并在引进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和进一步创新。三是突出重点,加快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及成熟技术的推广及规模化应用示范,增强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来调优装备制造业产品结构,实现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和产业优化。重点支持循环经济关键链接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技术的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