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全州规上服务业运行分析
年初以来,在国家、省、州各项优惠政策大力支持下,湘西州委、州政府采取有力举措,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冲击,一季度,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重点服务业均保持较快增长。进入二季度以来,受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冲击明显的超预期影响,全州规上服务业下行压力加大,增长速度放缓。1-4月,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共134家,实现营业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73家重点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9亿元,同比增长12.7%。期末用工人数1.7万人,同比增长2.4%,应付职工薪酬4.4亿元,同比增长7.1%在运行中,规模以上服务业总体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不强,受疫情反复冲击,企业发展活力不足,新增企业拉动力明显减弱,文化旅游、道路运输等高接触性行业运行困难等问题仍较突出,亟需多方发力解决。
一、主要运行特点
(一)营业收入稳中趋缓
1-4月,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高于全国2.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7个百分点。增速较上月回落4个百分点,较1-2月回落5.2个百分点。73家重点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9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较上月回落1.5个百分点。进入二季度以来,受国际环境更趋复杂和国内疫情多发双重影响,全州规上服务业运行下行压力加大,规上服务业、重点服务业增速双双放缓。
(二)五成以上行业保持增长
1-4月,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21个行业大类中,有11个行业营业收入实现增长。一是主导行业保持较快增长: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同比增长9.0%对全州规上服务业增长形成稳定支撑。二是部分行业高速增长:物业管理同比增长35%,研究和试验发展同比增长550%,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同比增长65.3%,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同比增长102%,居民服务业同比增长57.9%。三是重点行业三增三降。1-4月,全州规上服务业涉及核算的六大行业中,互联网软件服务、科研和技术服务、居民和其他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6.9%、13.1%、57.9%装卸搬运和仓储业、租赁和商务服务、文体娱乐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4.1%、-0.5%和-15.7%。
(三)七成县市实现增长
1-4月,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9%,分县市看,6个县市同比增长,其中泸溪县、保靖县、永顺县增速超过30%,同比分别增长67.9%、38.9%和37.6%从贡献率看,排在前三位的县市是:吉首市、永顺县、泸溪县,对全州规模以上服务营业收入增长贡献率分别为55.6%、38.9%和10%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的有两个县,分别是凤凰县和古丈县,营业收入同比分别下降37.9%和30.7%。
1-4月,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重点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12.7%,分县市看,6个县市同比增长,其中永顺县、保靖县、龙山县、花垣县增速超过20%,同比分别增长49.2%、30.4%、27%和23.8%。凤凰县和古丈县营业收入同比分别下降11.8%和42.9%。
(四)政策助推效应显现
疫情暴发两年多来,我国经济运行受到较大影响,服务业面临的经营困难尤为突出。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十四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3个方面、43项政策措施。3月,湖南省发布《湖南省促进服务业领域部分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了5个方面、36项政策措施。4月1日起,全国开始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从4月份开展的全州规上服务业运行调研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各级政府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服务业领域运行困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总体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不强
1-4月,全州纳入统计的规模以上服务业调查单位134家,占全省的比重为1.8%,仅多于益阳市和张家界市;实现营业收入19.3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1.2%,仅高于张家界市;户均营业收入1093.9万元,为全省户均营业收入的62.5%,在全省排名第八。分行业看,规上服务业包括的35个行业大类中,我州仅有21个行业,有14个空白行业。在21个行业中,单位数超过10家的行业有5个,文化艺术业、娱乐业等7个行业单位数不超过3家。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总体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不强,特别是单位数偏少的行业,容易受个别企业影响造成数据大幅波动,难以准确反映行业发展实际。
(二)受疫情反复影响,企业发展活力不足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两年以来,服务业经济受到反复冲击,因部分行业恢复周期长、难度大,企业运行总体仍显活力不足。一是企业亏损面较大。1-4月,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涉及的21个行业大类中,有9个行业亏损。从企业情况来看,134家企业中,亏损企业60家,企业亏损面达44.8%。二是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从4月份开展的服务业运行调研情况来看,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市场需求不足、现金流紧张、日常运营、用工成本高、融资难、融资贵等突出问题,部分企业因经营困难,难以承担员工的工资,实行轮岗、待岗、裁员等方式降低运营成本,部分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三)新增企业拉动减弱
2021年,全州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27家。27家新增单位今年1-4月共实现营业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较上月回落29个百分点。对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7.2%,贡献率较上月减少19.2个百分点。其中重点行业中的15家新增单位实现营业收入1亿元,同比增15.8%,拉动全州规上重点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7个百分点,拉动力较上月减弱4.4个百分点。新增单位对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和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较一季度明显减弱。
(四)高接触性行业运行困难
1-4月,虽然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仍保持增长态势,但随着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的影响,大部分行业受到冲击,特别是高接触性行业如道路运输业以及旅游、演艺、户外娱乐、电影院等文化旅游企业运行仍然存在明显困难,降幅逐月加大。1-4月,规上服务业中,道路运输业,商务服务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文化艺术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1.5%、-0.5%、-31.5%、-27.4%和-17.3道路运输业,商务服务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4个行业降幅较上月分别加大13.0、1.2、8.5和8.4个百分点。其中道路运输业,商务服务业,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行业亏损幅度较大,分别亏损2484.9万元、1196.5万元、1524.8万元。
三、对策建议
(一)统筹兼顾,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
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做好全州景区景点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在严防严控中有序恢复,做到景区开放与安全保障两手抓、两手硬,加快释放旅游需求。
(二)精准帮扶,切实稳住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是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只有稳住了市场主体,才能真正稳住经济、稳住就业、稳住预期。要加大对规上在库企业的精准帮扶摸清企业运行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利用好退税减税降费、缓缴社保费、纾困专项资金、普惠小微贷款等多种政策手段,切实为其排忧解难,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达基层,直达实体经济。要认真落实我州服务业市场主体培育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履行职责,加强业务指导,齐心协力做好入规摸排,尽快改变我州规上服务业企业数量少,行业结构不均衡,抵御风险能力差的不利局面,实现全州规上服务业企业数量增加、质量提升。
(三)加强引导,多方发力促进消费
一是加大政府补贴,适时发放消费券,运用杠杆激活受冲击最大的旅游、餐饮等生活服务的消费。二是拓展消费空间,培育新的消费热点,让人们愿意消费、有能力消费,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有力对冲疫情对经济影响。三是开拓多元化市场,支持“网红直播+电商平台”等新业态、新模式,带动实体产业加快实现线上销售模式转变。
(四)优化服务,加强统计监测预警
面对经济运行的新形势,统计部门要充分发挥统计调查、分析、监督职能,要加强对基层单位的业务指导,做到科学统计、应统尽统;要加强数据审核,做好数据预判预警;要加强基层调研,及时深入了解和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及各级政策落实情况。要用好政策“工具箱”,打好帮扶“组合拳”,打通政策条文和具体实施之间的“最后一公里”,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反映我州经济发展水平,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精准统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