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无障碍
扫码访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数据 > 统计分析

规上服务业稳步恢复 巩固回升态势仍需加力

2023-07-10 16:42 作者:闫雪晴 来源:服务业科 【字体:

今年以来,湘西州深入贯彻党中央和省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积极落实湖南省稳增长二十条文旅二十条政策,突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助推及旅游业加快复苏的带动下,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持续恢复。但在运行中主体行业支撑作用下降、重点县市增长持续低迷、部分重点行业增速回落、行业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突出,亟待多方发力破解,巩固服务业恢复基础,推动规模以上服务业持续回升向好。

一、主要运行特点

(一)总体恢复态势明显。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全州服务业经济活跃度持续提升,服务业企业生产经营有效改善1-5月,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7.4亿元,增长7.7%,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较上月提高2百分点,较1-2月提高0.4个百分点。24个服务业行业大类中15个行业营业收入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62.5%,其中公共设施管理业、物业管理、文化艺术业增速分别达到32.6%、32.4%和28.9%,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增速超过150%,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增速超过50%。

(二)重点行业稳步增长。1-5月,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涉及核算的87家重点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3亿元,增长5.8%,增速较上月提高2.4个百分点,对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贡献率为26%,拉动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2个百分点。其中,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高速增长,增速超过50%,租赁和商务服务、居民和其他服务、文体娱乐服务行业增长较快,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2%、14.6%和26.9%,装卸搬运和仓储业两家企业因本年无粮食轮换任务,基本保持持平。

(三)涉旅行业支撑有力。今年以来,全州开启旅游复苏模式,积极推出各类文旅活动,快速凝聚人气活力,推动文旅行业加快恢复。1-5月,全州20家涉旅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0.8%,对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贡献率为51.2%,拉动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3.9个百分点。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旅游企业较多的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2.6%、26.9%和12%。涉旅企业较为集中的凤凰县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1%,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四)县市实现全面增长。今年以来,各县市加快落实落地企业纾困解难政策,全力推进服务业企业加快转型,优化服务产品,促进服务业企业信心回升。1-5,全州各县市均实现服务业营业收入正增长,其中凤凰县、花垣县和古丈县的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01%、25.6%和25.0%。从贡献率来看,吉首市、凤凰县、永顺县对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贡献率分别达到35.8%、29.6%和13.6%,分别拉动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2.8、2.3和1.0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主体行业支撑作用下降。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是我州规模以上服务业中营业收入占比最大的行业,营业收入占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的39.5%但因市场逐步饱和,企业竞争激烈,电信企业量增价跌现象突出,几家重点电信运营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较低且持续回落,1-5月该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9%,增速与上年同期相比回落4.2个百分点。主体行业增速回落致使其对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下降。

(二)重点县市增长持续低迷。1-5月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7.7%,增速较上月提高2个百分点,较1-2月提高0.4个百分点。但其中占全州比重前三位的吉首市(占73.9%)、永顺县(占9.7%)、龙山县(占4.2%)分别增长3.6%、11.1%和10.1%,增速在全州靠后。1-5月泸溪县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1%,增速持续较低。

(三)部分重点行业增速回落。1-5月,全州87家重点企业营业收入增长5.8%,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与一季度相比回落6.4个百分点。其中互联网和软件服务行业中部分重点企业营业收入下降11.7%,降幅较上月和一季度分别加大9.56.2个百分点;科研和技术服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1%,降幅较1-2月加大9.2个百分点,其中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勘察设计企业,受外地大公司在本地区成立分公司影响,行业竞争激烈,本土企业业务量减少,加上企业回款较慢,导致营业收入大幅下降。租赁和商务服务营业收入虽增长12%,但增速与上月和1-2月相比分别回落8.37.7个百分点。

(四)发展不平衡仍然明显。一方面是行业发展不均衡。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24个行业大类中,商务服务业,道路运输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等5个行业的企业总数达到74家,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个数和营业收入占比分别达到61.1%和71.4%。而新兴行业和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行业如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物业管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文化艺术业、体育、娱乐业等行业单位数都不超过10家。另一方面是县市发展仍不均衡。吉首市和湘西高新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共有70家,占全州的47%,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超过10家的有永顺县、凤凰县、龙山县和泸溪县,分别为24家、15家、13家和12家,其他3县均不足8家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总体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不强,县市发展差距较大,特别是经济总量和单位数偏少的行业和县市,容易受个别企业影响造成数据大幅波动,难以如实准确反映行业发展实际。

三、加快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年初以来,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助推及旅游业强劲恢复的带动下,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呈稳步恢复态势。进入二季度,随着暑期旅游旺季的到来及全州第二届旅发大会的召开,文旅相关行业将持续加快恢复,但受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市场需求不足,及我州服务业自身存在问题的影响,服务业恢复基础仍不牢固,需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州委决策部署,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提振发展信心,稳定市场预期,巩固服务业恢复基础,多方发力推动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持续回升向好。

(一)精准施策,巩固恢复态势。今年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持续恢复,但仍存在主体行业增速较低,部分重点行业增速持续下降、行业区域发展不平衡等不利因素,要用好用足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持续推进各项助企纾困政策落实落细,服务好市场主体,增强内生动力。要狠抓现有政策举措早落地早见效,做好相关优惠政策宣讲解读,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点对点服务,将助企纾困政策落到实处,加大运行困难的行业支持。要继续延长执行期并进一步扩大减免范围,关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效果,提升财税政策惠及小微企业的广泛性和有效性。对于特殊困难行业和企业,要实行“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助力各类市场主体强信心、稳预期、促发展。

(二)突出重点,抓好助企纾困。今年以来,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延续上年恢复态势,但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增速放缓,道路运输业,互联网和软件服务,科研和技术服务等行业运行困难,汽车修理行业业务缩减,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因社保成本增加企业负担加重。要加强对重点县市、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测,及时掌握发展情况、发展趋势。要提前深入企业走访,了解企业经营困难,突出问题导向,开展精准服务,及时做好预判预警。要全面梳理国家及全省产业政策,加强对重点企业、困难企业、龙头企业的帮扶,加强对传统服务业行业转型升级的指导和支持,为全州服务业经济增长形成持续、稳定的支撑。

(三)统筹推进,加强入规入统。1-5月,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49家,重点行业企业87家,与上年相比分别净增16家、13家。但从行业结构和企业规模、个数以及区域分布来看,全州服务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行业结构不优,发展不均衡,服务业增长多点支撑不足,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全州要以 “四上”企业入规培育机制为统领,各县市、各行业主管部门进一步压实“管行业就要管统计”的工作职责,加大摸底培育力度,做好今年最新入规政策的宣传,要抢抓文旅恢复机遇,对涉及的旅游出行、游览、娱乐、综合服务行业进行全面梳理,各县市要针对空白行业加强摸底排查,尽快填补空白。要摸清相关企业在入规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清单化管理,全方位培育,确保成熟一家、申报一家、成功一家,力争达到规模的单位及时入规,从而逐步优化规模以上服务业行业结构,形成各行业、各区域多点支撑、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多方着力,促进消费回升。当前出游、商务等活动快速恢复,接触性消费加快复苏。各级政府通过发放消费券、出台相关商品的利好信息等措施,多渠道挖掘市场活力,激发居民消费意愿,提升消费动能作用明显。但也要看到,目前消费增长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提升仍然有较大空间。要继续推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落实好促消费各项政策,积极恢复和扩大传统消费,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组织开展购物节、美食节、旅游节等促销活动,做好文旅市场推广,发展夜间经济,吸引国内外客流、商流、人流,加快推动消费市场恢复。全力推进稳岗稳企工作,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居民愿消费、敢消费、能消费。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新型消费,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服务等重点领域消费,推动居民消费升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