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无障碍
扫码访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数据 > 统计分析

2024年湘西州建筑业生产运行分析

2025-02-04 09:00 作者:王凭跃 来源:经济科 【字体:

今年以来,全州建筑业企业施工进程逐步加快,企业生产呈恢复增长态势。然而受投资规模缩减、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等外部因素影响、建筑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建筑企业培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竞争力弱等问题仍然突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压力依然较大。

一、建筑业运行基本情况

(一)建筑生产恢复态势良好。2024年全州102家资质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2.57亿元,同比下降1.4%,比前三季度(2.7%)回升1.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10.7%)回升9.3个百分点,企业生产恢复态势明显。从企业看,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的有57家,较前三季度增加9家,较上半年增加16家。分县市区看,泸溪县、保靖县和永顺县3个县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增速较前三季度分别提高 9.9 个,8.9 个和4个百分点。

(二)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显著。2024年全州总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建筑企业有16家,实现总产值20.2亿元,占全州建筑业总产值61.9%,同比增长4.3%,对全州建筑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为60.2%,成为促进全州建筑业生产恢复的主要因素。

(三)发展后劲有所增强。2024年我州建筑业企业签订的合同额64.3亿元,同比增长5.8%,较前三季度增加3.4个百分点。完成新开工面积39.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5.9%,较前三季度增加15.4个百分点。

(四)县市区发展不平衡。2024年全州县市区呈现六增三降,其中泸溪县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亿元,同比增长5.3%;凤凰县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8亿元,同比增长10.7%;花垣县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亿元,同比增长30%;保靖县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5亿元,同比增长3.4%;古丈县完成建筑业总产值0.7亿元,同比增长19.6%;永顺县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7亿元,同比增长1.9%;吉首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8亿元,同比下降5%;龙山县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3亿元,同比下降16.2%;湘西高新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9亿元,同比下降33.2%。

二、主要问题

(一)企业生产下降面较大。受投资项目、房地产市场疲弱、资金紧缺、项目推进缓慢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州四成建筑业企业生产下降。2024年全州102家建筑业企业中产值下降的有44家,企业下降面达43.1%,与去年相比减少产值8.6亿元,下拉建筑业总产值增速26.3个百分点。

(二)建筑业企业培育不足。近年来,建筑业受投资规模缩减及房地产市场萎缩影响,建筑市场发展愈发困难,我州资质建筑企业规模小、资质低、竞争力弱的状况未有根本改善。从规模来看,我州102家资质建筑企业,其中资质等级一级的仅3家、二级的19家,三级和专业承包的79家,二、三级企业占78.2%。从企业培育看,2022年我州新增资质建筑企业11家,2023年新增5家,2024年全年仅新增1家企业,却退出2家,净减1家。建筑业企业培育不足,新增动力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

(三)市场规模缩减。近年来,投资需求下降、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建筑业发展后劲。2024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9.1%,较前三季度回落2.2个百分点。全州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36%,建安投资下降25.7%。受此影响下,2024年全州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2.57亿元,同比下降1.4%,比全省平均水平(4.2%)低5.6个百分点。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期末人数等主要生产经营指标较去年同期呈现不同程度下滑,分别下降20.8%和22.4%。

(四)企业竞争力偏弱。州内本土建筑企业规模小、资质普遍较低,而外地入州承揽工程的建筑业企业规模大、实力强,资金雄厚,占据了我州建筑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在与州内企业的工程项目竞争中占据绝对的优势,我州建筑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包括一些较大型的基建项目、安装工程项目和房地产开发项目,基本上都由外地建筑施工企业承建。

三、工作建议

建筑业在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作用重大,必须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提振发展信心,拓展发展空间,推动全州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一)深化改革,提升企业竞争力。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弱项,加快落实实体经济纾困政策。在体制改革、结构优化、市场净化、施工保障和工程款清欠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有效解决本地建筑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等问题,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扩大投资,激发市场活力。加强重点项目的争取和储备,提前谋划一批年内可开工的重大项目,加快项目前期工作,优化审批流程。同时,完善房地产调控措施,支持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通过恢复市场活力带动建筑业产值增长。

(三)强化扶持,壮大企业实力。聚焦本地优质建筑企业,重点扶持州内龙头企业,提高其在大型项目和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的中标率。鼓励企业提升资质等级,吸引外地高资质建筑企业在州内注册落地,完善全州建筑业产业链,增强本地企业市场竞争力。

(四)推动转型,提升发展能力

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建筑业向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推广装配式建筑技术,建立新型建筑企业生产链,推动企业从粗放式经营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提升建筑业整体发展水平。

(五)优化服务,增强工作效能。强化项目督查,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形成全州上下大抓项目的良好氛围。靠前服务、主动协调,及时解决企业实际困难,推动项目早开工、快建设。建立科学评价机制,鼓励企业引进人才、加快技术创新。同时,严格监管,防范违规行为,确保项目工程高质量推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