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州委、州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加强经济“双周调度”,持续推进传统产业迭代换新,经济增长动力稳步复苏,发展积极因素不断积累,全州经济总体呈现有序恢复、总体平稳运行态势。
一、2024年经济运行情况
据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5.95亿元,增长0.5%,增幅较前三季提升0.4个百分点。(注: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湘西州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855.01亿元。)
(一)服务业增速显著加快,成为全年经济发展的坚实支撑。1-11月,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在25 个行业大类中,有 64% 的行业实现增长。重点行业的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重点服务业营收增长10.1%,增幅较上月提高1.9 个百分点。其中,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和技术服务业等表现尤为突出,增速均有所加快,分别增长 16.1%、12.1%、10.7%,分别比上月加快 9.5个、2.0个、4.4 个百分点。服务业的强劲发展,为全州经济发展筑牢了底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特色产业融合稳步推进,但规模工业降幅有所加深。各县市区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地大力推动特色优势产业的融合发展,积极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精心优化产业项目布局。但受酒类、矿业产业持续下行以及电力行业快速回落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州规模工业生产未得到有效改善,呈现持续下行发展态势。2024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5.8%,降幅与上月相比进一步扩大。传统工业领域中,农副食品加工行业增长10.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行业增长 12.3%,工业技改投资增长6.6%。
(三)投资呈现局部增长态势,但整体形势仍面临压力。全州上下紧紧围绕 “两新”“两重” 系列政策,狠抓“项目大谋划 谋划大项目”,全力推动产业项目发展。但受基础建设投资与房地产投资下降加剧影响,全州投资持续面临下行压力。2024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下降 19.1%。工业投资、产业投资以及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5.7 %、2.5 %、2.4 %,拉动全部投资增速提升 4.5 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虽下降32.5 %,但降幅已实现连续3月收窄,呈现出止跌回稳的迹象。
(四)政策赋能推动消费升级,消费市场实现平稳发展。全州积极推行系列增加需求、促进消费的政策举措,有效落实消费品供给的加力扩容工作,着力稳定扩大居民消费,带动相关商品销售态势良好。受石油及制品类等大宗商品消费持续下滑的影响,2024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0.8%,增幅较上月回落 0.1 个百分点。汽车类消费呈现增长态势,增长 2.2%,增幅较上月加快 0.7 个百分点。烟酒饮料、家具类、金银珠宝类以及智能手机等品类的消费,均保持着较为快速的增长。
二、关于2025年经济形势
从全国层面看,积极政策护航稳健增长。2025年作为我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国家宏观政策展现出更为积极的姿态。秉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总基调,积极宽松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双管齐下,全力聚焦于提振消费以及提升投资效益,旨在全方位拓展需求。在此一揽子政策的有力支撑下,国内专家预测全国经济增速将稳健维持在5%左右。从全省态势看,区域引领筑牢发展根基。各市州紧紧把握“两新”“两重”政策机遇,全力稳固产业向好、消费趋旺的良好态势,为2025年全省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筑牢坚实基础。长株潭地区与湘南地区凭借领先优势,经济增速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充分发挥火车头的引领带动作用。基于此,全省及各市州对2025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均高于2024年,预计增速区间为5.5%-6%。
从全州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图景看。机遇:一是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以旧换新”政策的延续与扩容,补贴品类范围的不断拓展,为全州汽车、家电等商品消费的快速回暖注入强大动力,有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二是增长根基日益稳固。实体方面,今年新增“四上”企业119家,为明年的经济增长提供全新支撑力量。项目建设上,今年21个工业项目顺利投产,明年预计还有52个工业项目陆续竣工投产,工业企业的不断壮大将有力推动明年工业经济的快速复苏。三是金融支撑坚实有力。央行一系列降低负债成本的措施,以及明年融资门槛的进一步降低,特别是更大力度的降息降准举措,将极大地助力全州实体企业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全面修复生产能力,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挑战:当前存在产业链完整性欠缺、三产融合程度不够深入、部分行业结构尚需优化等问题。此外,企业生产受市场波动影响较为显著,稳定性欠佳。这些因素为全州明年经济的快速复苏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
三、工作建议
结合当前工作重点,从统计角度提三点建议:
(一)强化经济运行调度,确保平稳有序发展。一是完善责任机制。各县市及相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经济指标调度工作,通过按月密切监测指标数据,按季深入剖析经济形势,及时察觉并解决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切实做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全年经济目标顺利达成。同时,持续推动现有监测预警、项目推进、企业帮扶等机制高效运行,创新构建数据预报机制,强化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合作,凝聚强大工作合力。二是稳住指标平稳发展。2024年末,全州经济呈现低位回升,稳中有进的向好趋势。2025年,各级各部门要持续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拉动相关产业增长,为经济长期发展筑牢根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大力鼓励实体经济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消费升级。三是精心谋划“开门红”。鉴于今年经济发展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要精准研究、准确把握经济指标的总体走向,提前进行对接沟通,前瞻性地进行布局规划,确保明年经济发展呈现“前稳后高”的良好态势,顺利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为全年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深耕企业培育,夯实经济发展基石。一是明确培育目标导向。“四上” 企业是经济指标增长的核心支撑。各部门及县市务必切实转变思想观念,高度重视企业入规工作。要牢固树立目标导向,紧密结合各行业实际状况,科学合理地制定 “四上” 企业培育任务,并以持之以恒的态度常抓不懈,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二是落实政策扶持体系。进一步优化完善服务体系,不仅要着重抓好入规企业的培育工作,更要强化对稳规企业的服务保障。针对常年在库、数据质量可靠、经营发展稳定且税收贡献突出的企业,给予更具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助力企业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三是健全考评考核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培育长效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强化工作专班的执行能力。持续将“四上”企业培育工作纳入县市、部门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并适度提高考核权重,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切实提升工作成效。
(三)创新工作思路方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在动能培育上谋求 “新” 突破。紧密围绕 “1 + 5 + X” 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规划,大力强化新兴产业的培育力度。深度挖掘全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力以赴推动产业规模的扩张与品牌的塑造,为经济增长注入充满活力的全新动力。二是在结构优化上实现 “优” 提升。以高水准谋划 “十五五” 期间的产业布局,着重优化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具体而言,通过提高县域经济中制造业增加值、研发投入以及文旅服务业增加值在整体经济中的比重,促使产业结构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聚焦 “两重”“两新” 项目,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生产性服务业以及绿色产业,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结构,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三是从质量提升上达成 “进” 跨越。构建重点企业经营波动性监测机制,综合运用多种举措,优化针对企业的帮扶服务,从而增强行业发展的稳定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持续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程,致力于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确保达成收入 “四个高于” 的目标,全方位推动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四是就工作方法上力求 “变” 创新。自 2024 年年报起,机关事业法人单位劳动工资将被纳入全面调查范畴,且该数据与 GDP 核算直接相关。各县市及相关部门需提前进行谋划与部署,在落实劳动工资统计制度的过程中,严格依据工资指标的含义,对数据进行细致审核与把关,确保高质量完成数据上报工作,充分保障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科学的经济决策提供坚实有力的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