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无障碍
扫码访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要闻 > 图片信息

保靖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022-04-21 07:57 作者:向 科 彭志华 来源:团结报 【字体:

  小荷已露尖尖角

  ——保靖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纪实

  4月12日,保靖县葫芦镇国茶村以党员大会、院坝会等多种形式,深入传达全州“抓党建强组织促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并就今年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广泛征求意见。 “今年以来,我们结合村情,走茶旅融合之路,着力打造集观茶、采茶、制茶、品茶、悟茶、垂钓、露营等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力争全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州委组织部驻国茶村第一书记周陆云如是说。

  这是保靖县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保靖县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村党组织服务功能和政治功能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大力实施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持续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有效解决了村级党组织“讲话无人听、做事无人跟”的难题,全面提升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和凝聚力。

  碗米坡镇组织开展“田间地头话发展”暨党员冬春训活动。

  强化顶层设计 把握科学发展之要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保靖县以党建引领切实强化顶层设计,打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组合拳”,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驶入快车道、跑出加速度、走向高质量。

  坚持高起点谋划。保靖县委、县政府抢抓创建全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县重要机遇,科学制定实施《保靖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争创示范县发展规划(2021—2025)》,把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工作纳入县委重要工作议事议程,先后4次专题研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县委以1号文件制发了《保靖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五年行动方案》,成立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全县初步构建了“南部吕洞山集体经济发展圈、北部酉水河流域集体经济示范带和中部209国道沿线集体经济提质片”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格局。

  坚持高规格推进。县委书记杨志慧多次到所联系乡镇普戎镇调研村级集体经济,要求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书记工程”,聚焦关键环节,强化担当作为,集中攻克问题短板,形成凝聚合力,推动保靖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县长周建武在清水坪镇调研时要求把村级集体经济的收益用到更重要的地方去,把资源变资金,把资金变股金,把农民变股东。45名县级领导联系包抓12个乡镇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指导乡村规划发展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12个乡镇党委书记按照“定一个好规划,找一条好路子,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的“四个一”发展思路和“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帮助各村开阔思路,选准路子。172个村(社区)组织村“两委”成员、致富带头人、驻村干部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立足实际,发挥优势,盘活资源,集思广益,制定“一村一策”发展规划,形成各具特色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

  坚持高效率落实。积极组建专班对172个村(社区)开展清产核资,以摸清家底、盘活资产。目前,该县集体资产总额18.06亿余元,其中非经营性固定资产16.2亿余元,经营性固定资产1.86亿余元。以县为单位建立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库,以乡镇为单位确定发展项目,实行“一村一策”,分类推进实施。建立“村评、乡提、县审”的三级项目风险防控机制,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决策程序,构建高效统一的村级财务管理和监督体系,有效防止村集体资金“不敢用”“不会用”“违规用”现象。

  复兴镇甘溪村2021年度分红大会。

  突出组织引领 凝聚齐心发展之力

  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中,保靖县注重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在选、育、管、用上下功夫,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品格好、群众威望高、带动能力强的带头人队伍,形成“头雁效应”。

  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坚持用党的领导、党的组织优势保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统筹乡村各类经济力量,以“头雁先飞”带动“群雁齐飞”。实施农村“领头雁”工程,选优配强172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将370名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培养成党员和村级后备力量,130名懂经营、善管理的党员培养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人员,做到头雁领航有力,领航队伍过硬。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提质,建立了踏梯村、黄金村等12个高标准县级党建示范点,全县党支部“五化”达标率100%,2020年以来19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部实现转化提升。

  发挥村级集体经济带头人作用。进一步整合乡村振兴工作力量,下派172名驻村(社区)第一书记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指导员,465名驻村工作队员协助发展村级集体经济,30名临近退休人员、事业单位专技人员到村级集体经济任职,7个专家服务团73名省州县科技特派员定期到村提供技术服务,各级综合帮扶力量作用发挥更加明显,持续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出台《关于选派金融干部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任职的通知》,确保打通金融服务“三农”的“最后一公里”,搭建资金“桥梁”,让更多金融活水流向农业农村。

  发挥“靶向精准”培训作用。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列为村组干部、党员教育培训重要内容,突出惠农政策、产业发展、实用技术、农村电商等实用课程培训,切实提高发展能力。结合“三会一课”、党员冬春训等培训党员干部1.8万余人次,提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抓好乡村治理、建强基层组织的能力。实施“一户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建设一支“留得住、用得上、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的乡村振兴专业技术人才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迁陵镇陇木峒村生态耍哈乐园“悬崖秋千”。

  坚持因地制宜 谋划全域发展之路

  谋定思路才能找到出路。保靖县积极探索并创新形成了劳务经济型、产业培育型、资源经济型、物业租赁型、乡村旅游型、服务经济型等“六型”发展模式,结出了一个个“硕果”。

  劳务经济型发展模式。全面推行村党组织领办村级劳务公司工作,依托保靖县酉信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该县所有村(社区)注册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村(社区)集体劳务有限公司,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持股90%,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公司法人代表,承建单个投资额在200万元以下的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项目。复兴镇甘溪村组建了保靖县首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建成200亩高标准脐橙产业示范基地、20亩林下药材种植基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由5万元增加至27万元,同比增长440%,向村民发放劳务和土地流转入股分红102.2万元,全村户均年收入增加近2300元。

  产业培育型发展模式。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签订柑橘园地、保靖黄金茶园地、油茶园地等经济作物园地流转合同,进行标准化培管、集约经营。对连片流转规模达100亩以上、流转合同期限15年以上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县里按产业政策给予扶持奖励,连续扶持2年。长潭河乡车湖村成立了亲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结合本村独特气候条件,确定白菜、包菜、莴笋等特色蔬菜为主导产业,流转农户土地280亩,土地租金10万余元,带动80余户村民务工人均增收3000元左右,让更多群众享受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来的甜头。

  资源经济型发展模式。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合理开发利用集体土地、森林、荒地、水域等资源,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特色林业、林下经济。清水坪镇坝木村立足资源禀赋,流转橘园打造本村特色产业,2021年流转橘园300亩,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阳朝乡夕铁村在1600亩油茶基地上做文章,实行订单农业,与永顺县永和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提升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为群众提供就近务工岗位。2022年,可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

  物业租赁型发展模式。鼓励邻近县城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兴办物业公司,有条件的村通过购买或共建商铺、厂房仓库、广告设施等物业,获得稳定收入。清水坪镇清水坪村抓住小城镇建设的机遇,按照“留资产不留资金,搞物业不搞经营”的思路,利用村集体闲置土地修建40间临街门面(仓库),用于出租收费12万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村民年年有分红。

  乡村旅游型发展模式。充分挖掘各村现有的各类土地、产业、民俗、文化等资源,在吃、住、行、游、娱、购等配套服务上下功夫,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实现农民致富和集体增收。迁陵镇陇木峒村兴办农家乐、采摘园、农耕体验、乡村民宿乡村旅游项目,2021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0万元。

  服务经济型发展模式。以统一管理、有偿服务等形式,领办专业合作社、农业服务队、村级电商平台等服务实体,提供信息咨询、农资供应、订单收购、代购代销、加工运输等生产经营服务。碗米坡镇柳树坪村利用省移动公司驻村帮扶的机遇,进行服务创收,把保靖本地的酱油、皮蛋、柑橘、猕猴桃等农副产品直售全省14个市州122个县级移动公司,实现从产品到商品转变,预计销售额达3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可达45万元。

  长潭河乡车湖村蔬菜产业。

  强化保障措施 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保靖县坚持从政策扶持、考核激励和结对帮扶三个方面强化保障,以夯实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解决“后顾之忧”。

  强化政策扶持。用好中央、省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补助资金。设立县级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基金,专项基金每年不少于5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项目资助等方式每年扶持50个左右村发展集体经济。每年选择9个左右具备条件的村由中央、省重点扶持,确保每村补助资金不低于50万元,目前已扶持壮大27个村。增加农村公共服务投入,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信贷等各类资金,每年不少于1亿元,在符合国家、省关于各类资金管理使用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优先投入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

  强化考核激励。坚持以考促干、以奖促进,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纳入乡村振兴重点督查和县五个文明建设绩效考核内容,纳入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的重要内容。制定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管理指导意见,对当年村级集体经济净利润不超过20%的部分,奖励做出突出贡献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实现村集体“有收益”、村干部“有奖金”、农户“有分红”的“三有”目标,用活收益,真正发挥服务大局、凝聚群众作用。对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村(社区)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

  强化结对帮扶。以“互助五兴”“五个到户”为抓手,全县5700余名党员干部和4.65万户农户联户结对,成立183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做好产业政策宣传、对接,让党员先锋力量转化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开展“党建共创、金融普惠”行动,2021年,县农商银行59名金融村官深入172个村(社区)开展普惠金融服务,为2200余户农户、39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新发放信贷资金3.5亿元。

  一组组数据,一张张喜人的“成绩单”,凸显着保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取得的骄人成绩。生机勃勃的保靖大地,收获着喜悦,满载着幸福,更升腾着新的激情与梦想。

  行百里者半九十。下一步,保靖县将以打造全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县为目标,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努力实现2022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70%,20万元以上的村达30%,把保靖壮大发展集体经济品牌擦得更亮,让“酉水明珠·黄金茶城”的康庄大道越走越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