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无障碍
扫码访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要闻 > 图片信息

乐享“五一” 畅游湘西

2025-05-06 08:11 来源:团结报 【字体:

   5月5日清晨,游客在龙山县里耶镇八面山景区拍摄云海日出美景。凭借壮丽的云海日出景观与丰富的自驾游体验,景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打卡。 杨贤清 摄

  凤凰古城:夜经济“热浪”袭人 单日游客达7.84万人次

  (黄文渊)“五一”小长假的夜幕刚刚降临,凤凰古城的青石板路上已摩肩接踵。启灯仪式后,沱江两岸的灯光骤然亮起,数万名游客如潮水般涌入巷弄,烧烤摊的炊烟与霓虹交缠升腾,摄影师补光灯的银白色光束在沱江水面织成星网——这座千年古城正以“夜间模式”刷新旅游热度。据统计,5月1日至2日,景区单日接待游客连续突破万人次,夜间消费占比超六成。

  小吃街挤成“流水席”:2公里走了40分钟

  “往前挪两步都得侧着身子!”5月2日晚8时,从广州自驾而来的周先生举着手机直播,镜头扫过虹桥小吃街:不到两米宽的巷道里,游客们前胸贴后背地缓慢移动,羊肉串、臭豆腐、炸虾饼的油香味混着此起彼伏的“借过”声,在小吃街里久久不散。

  苗家腊味摊主田春梅的摊位前围着排队的客人。“微信到账45元”的提示音每分钟响起三四次,她扯着嗓子喊道:“烤香肠卖完了!现炸的灯盏窝还有最后一锅!”铁锅里翻滚的金黄米浆丸子,让排队半小时的杭州游客林女士直呼“值回脚力”。

  沱江两岸的露天餐桌更上演着“抢位大战”。“我们六点就来了,还是等了一桌。”在沙湾附近的一家餐馆里,等位的刘女士一家终于吃上了酸汤鱼、蕨菜炒腊肉和凉拌春笋。餐馆老板吴建军指着后厨监控说:“切菜的砧板都没凉过,凌晨两点还有游客来问有没有米粉。

  旅拍店营业至凌晨:江边长满了“苗族姑娘”

  晚10时的沱江两岸化身露天影棚。江岸石阶上,二十多名姑娘正排队取景,银饰碰撞的脆响与摄影师的指导声交织:“甩一下披肩!看水面的倒影!”来自“满月”旅拍店的摄影师小李手速飞快,指导游客专业摆造型,一套动作下来行云流水:“今天接了28单,手举着相机都发酸了。

  分布在沿河的许多热门景点都排起长队,5月2日晚11时,万名塔下游仍有拍摄团队在打光布景。大部分的旅拍店日接待量都超过30组,部分热门店铺预约排到5月6日。

  “本来担心晚上拍照效果差,结果夜景比白天还震撼!”重庆姑娘陈欣展示着刚出炉的写真:她身披苗绣嫁衣站在虹桥灯影中,背后是繁星般的河灯。为了这张照片,她和摄影师在人群里挤了半小时,“但看到成片时,所有疲惫都值了”。

  古城的夜生活:狂野豪放与文艺清新并存

  木质地板的酒吧里,木桌子拼得满满当当,舞台上的灯光是红一块绿一块的,照在唱歌的阿妹身上,银饰跟着节奏晃。

  江风吹进来,带着点潮湿的夜气,混着满屋子的啤酒味和欢笑声,游客们拍打着手里的拍手器,气氛很嗨。

  当酒吧的鼓点稍歇,清吧的吉他声便轻轻漫过来,像给灼热的皮肤敷上薄荷。有游客刚在摇滚区甩完头,转身就钻进清吧点一杯莫吉托,听驻唱歌手唱起《今夜你会不会来》,像是老友赴约。

  清吧的手鼓还在轻轻拍打鼓面,穿堂风送来混合着江雾的夜露,醉醺醺的游客们沿着石板路往客栈走,有人哼着摇滚,有人念着民谣的歌词,谁也不觉得这两种声音突兀——就像吊脚楼的飞檐与霓虹灯可以共映江面,苗绣围裙与朋克手链能在同一个镜头里闪光,客人都说,这才是凤凰的夜啊,野得痛快,静得熨帖。

  ——原来最好的夜生活,从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像沱江的水,既容得下惊涛拍岸,也盛得下月光沉璧。

  商户累并快乐着:“两天挣了半个月的钱”

  火爆行情也带来甜蜜的烦恼。民宿老板许静在凤凰古城有两家民宿,“房间在节前一个星期基本全部订满,在网上预订平台已经关闭预定链接,但是还是有很多以前住过的客人介绍朋友过来,确实是住不下,但是又感觉很对不起这些没订到房间的客人。”许静说。

  “这两天挣了平时半个月的钱,就是嗓子哑得说不出话。特别是晚上,游客都出来了,我们都忙不过来,还临时请人帮忙穿串,营业额比春节还好。”江天广场的本地特色烧烤店,老板杨满妹正在给游客推荐产品。在她的推荐下,这一单也顺利成交。

  据统计,“五一”假期首日凤凰县接待游客5.77万人次,5月2日,游客接待人数达7.84万人次,实现“五一”假期旅游开门红。

  入夜的沱江依旧倒映着璀璨灯火,凌晨1时的巷子里,拖着行李箱的新一批游客正在寻找灵魂夜宵——古城的“夜间心跳”,仍在强劲跃动。

  5月1日,龙山县桂塘镇乌龙山大峡谷景区,游人乘坐游船在溶洞里观光游玩。 曾祥辉 摄

  5月1日,在花垣县4A级景区古苗河百瀑大峡谷景区的迷雾瀑布前,一名游客正在为眼前的景色欢呼。该景区山峰耸峙、瀑布丛生,风景优美。游客说,这里不仅风景美,而且空气清新,适合“洗肺”,也适合避暑。  欧阳仕君 摄

   5月4日,游客在永顺县芙蓉镇游览瀑布。 彭彪 摄

  边城茶峒景区:非遗活态传承 山水诗意共舞

  (刘德明  吴柯)当非遗遇见山水风光,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视听盛宴在花垣县边城茶峒景区精彩上演。“五一”黄金周期间,景区以灵动的非遗表演为景区引流,带领游客穿越时光长河,领略苗乡文化的独特魅力。

  景区内每天下午4时开始,非遗表演陆续上场。在景区邮政良缘民宿,“苗歌对唱”拉开帷幕。苗家阿哥阿妹用清亮婉转的嗓音,以歌传情、以歌会友,一问一答间,将苗族的生活百态、美好祝愿娓娓道来。短短10分钟的对唱,让游客沉浸式感受苗歌韵律之美,仿佛置身于热情好客的苗寨之中。

  在北门码头,“浣纱”表演惊艳亮相。演员们身着传统苗族服饰,手持纱巾,踏着轻盈的步伐,生动演绎苗家女子江边浣纱的悠然场景。灵动的舞姿与清水江的碧波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意的苗乡风情画,引得游客纷纷驻足观赏、拍照留念。

  在天河水街,“傩面舞”的表演震撼登场。演员们头戴古朴神秘的傩面具,身着色彩艳丽的苗族传统服饰,随着铿锵有力的鼓点节奏,身姿矫健地腾挪翻转。傩面狰狞而威严,舞步刚劲又充满张力,仿佛将古老苗寨驱邪纳吉的神圣仪式重现眼前。游客们屏息凝神,沉浸在这场神秘而精彩的非遗盛宴中。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天河水街三省茶馆成为欢乐的海洋。每晚20∶00 - 21∶00,花垣县苗歌剧研究所在这里带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演艺。苗鼓表演、原生态苗歌对唱、情景歌剧《偷梁乐》、非遗绝技表演以及小苗剧《钓村官》轮番上阵,演员们精湛的表演将苗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现场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值得一提的是,在活动期间,苗族民歌知名歌手秧云群也亲临清水江,为此次活动助力。她站在悠悠江面上,以清水江为舞台,江水为伴奏,唱起一首首非遗苗歌和本地民族歌曲。高亢激昂、韵味十足的歌声在江面回荡,让游客们在欣赏清水江秀丽风光的同时,更感受到苗族非遗的强大感染力。

  5月1日,花垣县边城景区,游客在排队体验拉拉渡。 龙恩泽 摄

   5月1日,吉首市乾州古城,游客正在观赏舞狮表演。“五一”小长假,乾州古城景区举行“相约乾城 畅玩非遗”民俗文化展演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共享独具特色的文旅盛宴。 姚方 杨燕萍 摄

  保靖县:村厨小村烟火起 玩转非遗赶大集

  (陈慧 范铮晖 方君才)5月1日,保靖县村厨小村的上空传来阵阵苗鼓声,一场以“村艺迎五一·非遗展风采”为主题的非遗集市热闹开市。活动通过非遗展演、互动体验、创意展示等形式,让来自各地的游客沉浸式体验充满烟火气的“非遗盛宴”。

  走进村厨小村,苗族拦门歌、土家族哭嫁歌、毛古斯舞等非遗节目轮番上演,土家族、苗族服饰来回走秀。集市上,保靖县非遗传承人教游客“玩转”非遗,热情展示匠心之作。梁氏苗画第四代传承人画笔挥洒,扇面上蝴蝶振翅欲飞;比耳竹编技艺传承人手指飞舞,淡黄的竹篾转眼化作精美挂件;苗绣传承人手持银针上下游走,一朵朵牡丹缓缓绽放;古法制茶传承人双手翻飞,茶芽在铁锅跳跃……各种非遗技艺“亲子”体验课程吸引了众多家庭参与,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游客带着孩子亲手制作非遗作品,感受“可带走的非遗记忆”。

  集市中央围满了赶集的游客,传统采耳、苗医药·苗达木祛痛疗法、土家医·彭氏徒手正骨等项目传承人坐诊现场,为游客介绍医药知识,提供免费检查、健康咨询与初步治疗服务,让市民游客体验非遗带来的康养之美。“我要露一手”村厨村艺现场,人头攒动,美食飘香,来自各地的游客以锅铲为笔、食材为墨,化身“厨神”,在方寸灶台间演绎烹饪艺术。烟火蒸腾中,一道道凝聚匠心的佳肴惊艳亮相。

  “‘五一’我们来这里赶非遗集市,不仅让孩子体验了竹编、苗绣和苗画,还品尝了美食,这一趟来得非常值得!”游客龙春霞开心地说。保靖县非遗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五一”期间开展非遗展示展演活动,有利于全方位展示全县丰富的非遗资源,加深公众对非遗的认知与理解,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丰富民众假期的文化生活。

  凤凰:山江苗族“四月八”跳花节精彩开跳

  5月5日,农历四月初八,凤凰县举行凤凰山江“四月八”跳花非遗展演活动。 龙文玉 摄

  ( 黄新媛 黄文渊 通讯员 龙珍)5月5日,2025年凤凰·山江苗族“四月八”跳花节活动在凤凰县山江镇举行,来自湘黔渝边区各地的2万余名群众和游客齐聚一堂,载歌载舞,共襄盛会。

  上午9时,凤凰县山江镇马鞍山跳花坪中央的花树已挂满祈福彩带,围坐在舞台四周的男女老少都穿上了崭新的苗族传统服饰。整个活动以《叭咕巴代》启幕,巴代雄吟诵着古老的语言,祈求风调雨顺、繁荣富强。上刀山、下火海,绝技表演引得观众惊叹连连。随后,苗学会鼓舞队带来《民族团结鼓》,欢快激昂、铿锵有力的鼓声与轻盈优雅、整齐划一的舞步相得益彰,歌颂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接着,《请八仙》《彩礼不如真情》《身披霞装》《山水之恋》《传承》等精彩绝伦的苗族歌曲、小品、武术、民俗表演、服饰走秀轮番上演,展示了原生态苗族文化。在跳花跳月的歌声里,盛装演员们千人同跳团圆舞,游客们被拉入队伍,跟着“三步一踏”的节奏,将这场民俗的盛宴推向圆满。

  “四月八”跳花节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苗族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天,苗族青年借此机会,在歌声和舞蹈中寻找意中人,因此,“四月八”也被称为“东方情人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