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访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要闻 > 湘西时政

百里苗乡涌春潮——花垣县大力推进以工代赈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2024-01-25 08:46 作者:石兴伦 唐安元 吴美珍 来源:团结报 【字体:

  1月22日,天空飘着鹅毛大雪,但花垣县麻栗场镇金牛村的村部里,村民围炉而坐,暖意融融。

  “我收入8000多元,年货有着落了!”“我收入12000多元,来年春耕费用不愁了!”村民们提起该县以工代赈项目给大家带来的好处津津乐道。

  近年来,花垣县为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增收,不断拓宽增收渠道,让已脱贫、易返贫等低收入群众干起来、跑起来,通过大力实施以工代赈项目,让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红利,极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以工代赈 惠民生促增收

  “实施以工代赈项目,让当地群众参与工程建设,就近务工获得劳务报酬,从而让村民增收致富,更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效……”该县发改局负责人刘清华这样说道。

  今年在麻栗场镇金牛村,花垣县衔接资金以工代赈水渠项目建设已经竣工。该项目总投资62.5万元,建设内容为新建水渠3.5公里。带动本村群众务工人数27人,发放劳务报酬24.99万元,占财政资金的39.98%,通过实施该项目人均收入0.93万元。项目主要服务于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高金牛村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水平。

  “在家门口的工作收入不比外地低,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又能挣钱,还能建设家乡,真好!”谈起以工代赈项目吸纳当地群众务工的好处,该村2组村民石兴元连连说好。

  据了解,该县全面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委以工代赈相关要求,2023年将131个项目纳入以工代赈,为村劳务公司提供就业岗位1400个,发放劳务报酬1500万元,促进村集体增收600万元。

  授人以渔 家门口稳就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一个可能的救助对象,掌握一技之长,变成合格的建设者、劳动者,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以工代赈的初心。

  为了能让群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在以工代赈中挣到钱,该县以工代赈办还“授人以渔”,通过培训让务工人员掌握新的技能。项目建设期间,该县开展了以工代赈政策、建设安全质量教育、常用施工技术、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培训,让农村劳动力从“力工”变“技工”,从“零工”变“常工”。

  该县在吸纳当地务工群众采取“量身定制”做法,只要有意愿劳动者都在项目内务工,充分发挥“赈”的效益。

  “培训合格后,我留在工地,今年实现务工收入15000元。”提起以工代赈项目给自己带来就业机会,金牛村4组因脑瘤手术而导致面部残疾的石军感激地说。

  “以工代赈扶‘勤’不扶‘懒’,让受赈济者作为劳动者参加工程建设,劳而所得,提升他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气神。”该县以工代赈办负责人说道。

  落实监管 确保项目实施

  该县将以工代赈工作纳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抓,“九大领域”分别明确相关副县长牵头的以工代赈工作模式,组建一套强有力的班子推进工作。该县以工代赈办专职负责日常工作,县发改委牵头,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等行业部门配合在要件办理、技术支持、项目实施、质量把关上具体业务指导,确保推广以工代赈方式项目顺利实施。建立“面对面”沟通协调机制及联络机制,开拓最快捷的问题解决通道,“两办”督查室实行以工代赈“周调度、月通报”制度,对以工代赈实行重点督查、过程督查、进而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督查,以防在以工代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出现。

  以“党建+以工代赈+村民”的形式,充分发挥村支两委战斗堡垒作用,让以工代赈项目激发支部和群众的聚合力。促进村支两委和群众融合,架起干群连心桥,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催生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春回大地,潮涌苗乡。道路宽了、乡村美了、钱包鼓了……在国家、省、州以工代赈政策的大好浪潮下,花垣县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