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笔者走进龙山县石牌镇桃兴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香菇种植大棚基地,棚内一根根菌棒摆放整齐,菌棒上一朵朵蘑菇探出“脑袋”,犹如一把把“小伞”,个大肉厚,肥硕饱满,长势喜人。工人们穿梭在棚内分拣、采摘、装框,一片繁忙。
“现在夏菇进入最后出菇期了,我们是先预订再交货,市场价格每斤5元至6元,已经销售了100万斤,还能再出菇50万斤,今年总产值将达到600万元,预计可为集体经济创收60万元。”说起今年香菇产业的丰收情况,该村负责人的脸上挂满笑容。跟着他的步伐来到菌棒接种车间,一台台接种设备高速运转着,一根根香菇菌棒排队“行走”在传输带上……自动化接种设备正为传统菌棒生产“加速”。“我们有3条自动化菌棒生产线,每天可生产10800根菌棒。”基地技术负责人介绍,基地每年可栽培香菇70万公斤左右。
数据的背后是生产技术的提升。去年,该基地新增3台灭菌舱,完善了菌棒生产高温的灭菌环节,引进了香菇控温控湿设备,香菇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作业,逐渐有了“科技范”。
要想产业发展好,找到销路是关键。该村与石牌镇竹坪社区、里耶镇跃进村、吉首市渔溪村、保靖县押马村4个集体经济合作社建立了协作关系,今年为他们提供了43万袋菌棒。此外,该村今年还建设香菇烘干厂,筹备为各大企业、单位提供香菇干。鲜菇则是“订单式”销售,客商提前预定,基地再备货,主要销往湖北省、重庆市和省内等。
“这是我在基地工作的第3年了,每天工资在100元至200元,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吃住全包,我已经攒了快10万元了……”谈起工作,正在采摘香菇的舒彩凤脸上乐开了花。该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设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带动周边10户农户参与种植,吸纳周边500余人就业,每年发放工人工资累计100万元。
去年,桃兴村还举办了村集体经济首次分红大会,每户领到100多元的物资,让村民尝到了甜头、让大家的生活更有盼头。今年,香菇基地预计能为集体经济创收60万元,今年的分红大会更是让村民们充满了期待。
夏菇俏,村民笑。从“香菇户”到“香菇富”,小香菇撑起了桃兴村发展的大梦想,村民的腰包鼓了、信心足了、生活也越来越好了。“眼下香菇产业强了,菇农富了,这只是阶段目标。”石牌镇负责人说,未来,还要让桃兴村的香菇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