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搬迁群众“稳稳的幸福”
——古丈县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综述
一栋栋排列整齐的小区楼房,一个个热闹忙碌的就业车间,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这些崭新的变化为茶乡古丈抹上了厚厚的幸福色彩。
搬出世居的大山,作别眷恋的土地。2024年11月,向清花从古丈县排茹村搬迁到县城集中安置点阳光社区。“搬出大山,我们一家住进了新房,儿女上了好学校,我也有了稳定的工作,生活越来越好啦!”向清花说。从搬得出,到如今稳得住、能致富,向清花一家的生活变化是古丈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古丈县围绕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狠抓就业扶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全力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
完善基础设施,让搬迁群众更“舒心”
在阳光社区综合照料中心,配备了娱乐室、图书室、健身室、休息室、助餐室等设施,能满足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群体的需求。该中心休息室配备有护理型床3张,可为不方便回家人员提供临时休息场所。助餐室每天提供一次午餐,每次三菜一汤,社区服务对象可在报餐后按成本价享用。“我们在这里下棋、跳舞,家里的小孩放学后可以聚在这里做作业、玩游戏,邻里的关系更融洽了!”家住社区的向阿玉奶奶说道。
近年来,古丈县始终聚焦搬迁群众需求,围绕配套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便利,着力解决好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自县城集中安置点成立社区以来,依托党支部成立了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形成了“社区党组织+居支两委+帮扶单位+楼栋长”的管理模式,实现了更精细、更人性化的社区管理服务。
与此同时,该县大力实施室外供水管网、楼顶防水设施 、环城南路安防设施等生活配套 “小工程”,暖心守护搬迁群众“大民生”。新增了充电桩18个,有效解决群众“飞线充电”问题。规范、配套设立儿童活动中心、老年服务中心和爱心驿站等中心(站),为搬迁群众提供社工志愿服务、儿童临时照料、老年人休闲娱乐等服务,用心用情做到搬迁群众在哪里,服务就到哪里。今年来,各安置点为搬迁群众处理各类大小事务280余件,真正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促进稳岗就业,让搬迁群众更“安心”
38岁的脱贫户彭言琴,自搬迁至新民社区便有了新的身份——湘美丝公司的员工。“我在扶贫车间里做事已经有三、四年了,按件计算工资,只要肯努力一个月收入4000元不成问题,离家近、收入稳定,又可以照顾小孩,一举两得。”算起这笔账,彭言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安居不忘乐业。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始终是该县工作的重中之重。2021年以来,该县利用东西部协作扶贫援助资金540万元,在县城集中安置区(现新民社区)新建了建筑面积2295平方米的扶贫车间一栋,引进了古丈藤泽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湘美丝美发公司、古丈县亮城电子厂等进驻扶贫车间。在太阳城安置区(现阳光社区),引入了吉盛服饰入驻,为县城内安置的搬迁群众,特别是留守妇女和老人提供就地就近就业的平台。
为进一步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增收,该县不断细化和改善就业服务方式,通过帮扶车间、公益性岗位、以工代赈、自主创业、外出务工、开展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促进和引导搬迁群众实现多种形式就业,稳步提升群众就业率,切实提高群众收入,逐步增收致富。同时,调整优化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搬迁群众低收入家庭中的半劳动力、弱劳动力上岗,引领广大妇女走出“小”家、融入“大”家。截至目前,古丈县易地搬迁群众劳动力1463人,就业1341人,实现了有就业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搬迁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就业目标。
加强关心关爱,让搬迁群众更觉“暖心”
“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举办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我们的晚年生活过得更快乐、更幸福、更有意义。” 78岁的老党员杨光文,在参加阳光社区活动时感慨万千地说。
为进一步丰富易地搬迁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该县大力推进易地搬迁社区文体建设,组建了社区阅览室、棋牌室、舞蹈队、电影放映休闲室等,全力打造功能齐全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体系。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健康向上、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在丰富搬迁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之余,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引导他们尽快融入新环境、新社区。
今年来,该县阳光社区通过法治宣传、文化娱乐活动和志愿服务等方式,组织开展了“送廉送法乡村行”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七彩假期”爱心暑托班、“茶乡护苗”法治宣讲、“情暖重阳”共庆老年节等一系列活动,有效推进了安置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了搬迁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搬迁群众归属感、幸福感。
“崭新的楼房、便利的交通,学校和医院就在家附近,买东西、孩子上学都很方便,这样的生活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谈起搬迁后的变化,阳光社区搬迁点群众吴顺亮满是感慨。
把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写进群众心坎里。古丈县从配套设施建设到综合服务,事无巨细,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民利民服务,帮助搬迁群众卸下“包袱”,融入新环境、奋斗新生活,阔步奔向安居乐业的幸福新生活。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