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下午,龙山县世纪铭城小区。居民彭婷轻轻拧开厨房水龙头,一股清亮的水流瞬间奔涌而出。水花轻溅在案板上翠绿的菜叶上,那熟悉又久违的“哗哗”声,在安静的厨房里显得格外清晰。“21号早上,低楼层就陆续有水了。”她一边利落地洗菜,一边对记者说道,语气里是连日来难得的轻松与释然。这寻常水流冲刷的声响,此刻,成了这座刚刚经历暴雨袭击的小城最珍贵的乐章。
就在三天前,一场历史罕见的持续强降雨,猝然扼住了这座县城的生命线。6月19日,洪水裹挟内涝凶猛来袭,石羔水厂取水泵站设备严重损毁、输水管道多处塌方,供水中断;满负荷日产2万吨的梨园水厂,也因洪水倒灌核心设备区域,瞬间“心脏骤停”。城区日均5万吨至6万吨的用水需求,骤然悬于一线。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供水保卫战,即刻打响!
“心脏”重启:抢在洪峰之后
梨园水厂是恢复供水的关键突破口。洪水退去,淤泥未清,技术小组顶风冒雨抵达现场,昼夜鏖战。巨大的设备旁,他们俯身泥泞,凝神屏息,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每一次调试都力求精准。汗水与雨水交织,模糊了视线,却模糊不了修复的决心。“快一点,再快一点!”——这是他们共同的心声。终于,在6月21日清晨,沉寂的机器重新发出轰鸣声,梨园水厂率先恢复生产能力,汩汩清流注入干渴的城区管网,带来了灾后第一股珍贵的“活水”。
“血脉”接续:流动的生命线
当梨园水厂厂房内争分夺秒时,另一条维系城市“血脉”的应急保障线,已在城区外围紧急铺开。6月20日清晨,一支由14台特种洒水车组成的“流动生命线”悄然启动。它们满载着从邻近的湖北来凤县紧急调运的清水,穿梭于龙山县的大街小巷。
在诚信御园小区,水桶碰撞的清脆声响,奏响了有序接水的节奏曲。工作人员穿梭在队伍中,维持秩序,协助步履蹒跚的老人、怀抱幼儿的居民。“送水车一到,物业就在群里通知,楼栋长也挨家挨户提醒。”家住高层的居民田春荣说,“洗衣洗漱的水有了,就盼着水管里早点来水。”水花溅起处,是邻里间守望相助的温情,是干群同心共渡难关的缩影。
攻坚克难:泥泞中铺就钢铁通途
要彻底恢复主水厂供水,修复石羔水厂命脉刻不容缓。“水退人进,昼夜施工。”县水利局紧急行动,在石牌镇卧龙水渠铺设应急管道,将宝贵的水源引向县城分水泵站,同时全力抢修水渠损毁段。另一路攻坚则在城区内展开。县住建局联合首创水务公司,组织精干力量24小时三班倒,紧急铺设近600米长的应急管道。
然而,挑战超乎想象。地势陡峭,雨后泥泞不堪,大型机械设备寸步难行,施工进展一度如蜗行牛步。面对困境,维修班班长陈军带领队员肩扛手抬,泥浆没过膝盖,手掌磨出血泡,肩膀压得红肿。夜幕低垂,焊花在泥泞中飞溅,映照着一张张汗水与雨水交织、写满疲惫却异常坚毅的脸庞。连续48小时的不眠不休后,6月22日中午,这条钢铁铸就的临时“生命线”终于成功接通——卧龙水库的清泉,正待注入石羔水厂!
涓涓清流,正重新涌入千家万户的水管,也终将流回小城生活的寻常褶皱,润泽那永不熄灭的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