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无障碍
扫码访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要闻 > 政务联播 > 部门动态

加强个人修养坚持廉洁从政

2011-08-17 00:00 作者:吴 超 来源:中国湘西网 【字体:

  廉洁从政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党和人民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领导干部是否廉洁从政,关系到党风政风,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自身健康成长。如果这个“决定因素”出了问题,党和政府的形象、威信和声誉就会受影响,干部个人利益也难保全。
       一、要常修为政之德,正确处理五个关系
  一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社会的整体利益,这一点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党员干部手中执掌着各种权力,如果能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真正做到为人民谋利益,就能形成一种放大效果,影响带动一片,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否则,不仅有害于改革开放大业,也有害于党员干部个人。是不是党员干部就不能有任何个人利益呢?当然不是。我们从来不否定包括党员干部在内的个人利益,但必须在保证和发展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摆正国家、集体、个人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就是说,个人利益必须服从于整体利益,服从于党和人民的利益。
  二是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党员干部必须具有全局观念,做到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这是树立正确利益观的必然要求。目前,一些地区、部门或单位,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等现象盛行,应当说与那里的领导干部不能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同全局利益的关系直接相关。它是一种扩大了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不仅有碍于党的事业的大局,也有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是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改革措施的出台势必直接触及人们的切身利益。住房问题、医疗问题、就业问题等等,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阻碍改革的进程。个人也如此,如果只看眼前利益,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结果只会损害自己的长远利益,断送一生的前途和幸福。
  四是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都要通过诚实劳动,获得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物质文化利益。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党员干部。但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还应当有一条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这种获得必须建立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之下,建立在无私奉献的基础之上。决不能把商品交易的原则带入政治生活领域,更不能搞权钱交易、与民争利。如今,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存在一种不好的风气,就是盲目攀比,不比工作比待遇,不比奉献比索取,越比越觉得自己吃了大亏,有的人因此而腐化堕落。例如:原首钢北钢总公司总经理助理杨立宇,原本聪明能干,从一个普通技术人员,成长为有7万多职工的企业总经理助理,当年才33岁。当他去发达地区和国外转了一圈回来后,思想就产生了巨大变化,开始不择手段地索取。最终因为伙同他人索贿150万元、个人受贿32万多元而被判处死缓。他在监狱里反思说:“因为我经常出国,去南方,原来我以为我挣的钱不少,可到那儿一看,还不够人家一顿饭钱。于是……”由此可见,一个党员干部如果摆不正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不仅会给党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最后也将毁掉自己。
  五是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普通生产者、交换者,他们按照“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的逻辑去考虑生产经营,是合情合理的,在守法的前提下,也是允许的。但是,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则不能仅仅以此作尺度,必须要有更高的标准。一定要把权力当作责任来看待,把履行职责和义务放在首位,讲付出、讲奉献。切不可把履行义务看作无足轻重,而斤斤计较于个人利益。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在经济活动中跌了跤,在很大程度上说,就是由于没有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二、要常思贪欲之害,算好人生七笔账。反面典型案例:略。要通过汲取反面教训,算好人生“七笔账”:一是要算好政治账。党员领导干部坚持勤廉从政,政治上就会得到组织上的充分信任和不断培养;如果把握不住自己,堕落成腐败分子,不仅断送自己的政治生涯,多年的辛勤努力毁于一旦,也会给党和国家的形象造成严重损害。特别是出身贫寒的领导干部,一旦出事,将会被打回原形,“一夜回到解放前。”二是要算好经济账。河南省周口师范学院原院长(正厅级) 桂受益,曾任许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因犯受贿罪,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贿赂人民币91.7万余元、美金2000元, 2009年6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现在河南省第三监狱服刑。他在狱中忏悔说:“我真的十分愧对千辛万苦把自己拉扯成人的老母亲,愧对患难与共相濡以沫35年的老伴,也愧对正努力进步的儿女。我今生今世已被钉在这耻辱柱上,不仅良心不得安宁,而且自己的政治生命完结了,经济上也受到很大影响,原来的一点积蓄已基本退赔干净。我失去了所有的工资和福利收入,失去了医疗保障,如果按我的身体状况,以20年计算,光工资收入至少损失120万元。”可见,不会算经济账,贪图一时之利,结果损失更大、更惨。三是要算好名誉账。领导干部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受人尊重。如果走上歧途,既连累组织,连累家人,又自毁声誉,弄得从此无脸见人。四是要算好家庭账。守身方能家圆。幸福美满的家庭人皆想有,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家庭更是让人羡慕,经济富裕,社会地位高,受人高看和尊重,其乐融融。如果乱伸手,一旦走向犯罪,必然会使家人背负起犯罪的耻辱,精神上受到打击,一个原本和美的家庭将会坠入痛苦的深渊,甚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珍爱自己美满和睦的家庭,不要因为把握不住自己而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五是要算好亲情账。领导干部廉洁有为,自然会受到群众敬佩、下属爱戴和亲朋好友的亲近,家里也会经常门庭若市、欢歌笑语,亲情友情味道浓厚,家人也引以为荣。如果走上犯罪道路,一旦违纪违法被审查、判刑,亲朋好友都远离自己,家里就会众叛亲离,无人往来,门可罗雀。因此,领导干部要珍视亲情、友情,把群众的敬佩、下属的爱戴以及家人和亲朋好友的支持转化为事业成功的动力,激励自己廉洁自律,勤奋工作,做一个人民群众尊敬的好干部。六是要算好自由账。人的自由是弥足珍贵的。领导干部坚持廉洁自律,自然能够自由自在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一旦关进牢狱,就将时时处处被监控监管,彻底失去人身自由甚至一切自由权利,与世隔绝、度日如年。案例: “三玩市长”雷渊利忏悔说:“贪欲使我进牢房,身败名裂悔之晚。一怕进医院,二怕进牢房。人一旦坐牢失去自由,其精神痛苦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七是要算好健康账。健康是立身和干事业之本。领导干部清正廉洁,自然能够光明磊落,心地坦荡,无私无畏,心旷神怡,身体健康。但是,如果做了亏心事,收取不义之财,势必担惊受怕,诚恐诚慌,恶梦连连,精神倍受折磨,造成高度紧张、压力加重、体质衰退,必然危及身心健康。有调查表明,腐败分子是绝症的高危人群,50%以上的人都患有癌症。
  三、要常怀律己之心,时刻做到防微杜渐
  “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为公则灵”。廉洁自律,是党纪国法的要求,也是自我保护的要求。面对形形色色的各种诱惑时,有些人难免会催生贪念,但动念之前要思法度,伸手之前要思德行。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应该做到“八慎”。一是慎独。大量的违纪问题多发生在缺少监督的8小时以外,正是因为当事人缺乏一种慎独的自觉性。原公安部副部长李纪周在他的一份悔罪书里,特别提到自己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没有做到慎独,“自我约束能力差,违法违纪行为都发生在8小时以外。”其实,这样的原因在每个违法乱纪案件中几乎都存在。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注意在缺少监督的情况自觉地管住管好自己。二是慎微。细节决定成败,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古人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作为领导干部,必须重视小节问题。“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事实上,一些人之所以堕落成腐败分子,往往就是从一些小事上开始的。原通州区工商银行行长卢永元就是个例子。起初,别人送他点儿烟酒,他还觉得不自然,时间一长,也就心安理得了。他在监狱里反思说:“第一次收下人家送的钱时,心里很害怕,晚上睡不着觉……由于事情没有暴露,心里慢慢踏实了,也就为我以后受贿壮了胆。”卢永元最终因为贪污一万元、受贿27万元、挪用公款6万元,受到开除党籍和公职的处分,并被判处7年徒刑。党员干部都应当从这些反面典型中汲取教训,微行言孙,自觉地防微杜渐,防止因小节不保而酿成大错。三是慎始。有一个历史故事:一个官员乘轿进城遇雨,看到一个轿夫穿了一双新鞋,开始时“择地而行”,小心翼翼地只挑干净的路面走,后来轿夫一不小心才进了泥水坑里,由此便“不复顾惜”了。他把这件事将给另一个官员听,另一个官员很受震动,“终身不敢妄”。这个故事说明,第一道“防线”一旦被冲破,往往会“兵败如山倒”,欲望的“洪水” 就会一泻千里。可见,在“不义之财”面前慎重对待“第一次”,果断拒绝“第一次”,把好第一关,守住第一道防线,对党员干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播种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人一定要谨慎第一次,不然,习惯就会成自然,最后导致性格决定命运。否则,那些违法违纪人员的今天,就有可能是我们的明天。案例:高小明,陕西省神木县原县委常委、副县长。4月12日,因受贿241万元,高小明被法院以受贿罪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在法庭上,高小明宣读了自己的万言悔过书,讲述了他从昔日的“县官”一失足走上被告人席的经历。他说:“收下钱后,我也曾心惊肉跳,思想也曾激烈地斗争过,也曾想过把钱交到纪检监察部门,但转而一想,别人送给我钱是抬举我,不如以后再退。就这样,一次次地给自己找借口,一次次收下了别人送来的10万元、20万元、50万元甚至更多的钱。当时我的心里完全是一种欲罢不能,对金钱是又爱又恨又怕。逐渐地自己收受钱财多了,慢慢地也就习惯了,收钱时也就心安理得了……结果沦落为金钱的俘虏,最终成了党和人民所唾弃的罪人。”四是慎欲。人有七情六欲,党员干部也不例外。有的干部之所以在权、钱、色等的诱惑下坠马,究其根源无不是为欲所困、为欲所害。有句民谣说得好:“私欲不能有,否则必献丑;私欲若太大,迟早被拿下;当官不为民,早晚现原形,生活不检点,丢人又现眼。”陈毅元帅也说过:“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众目睽睽难逃脱。”可见,当官欲、权力欲、金钱欲、美色欲、名利欲、占有欲、享受欲太盛,不能抗拒诱惑,必会使人误入歧途、走向深渊。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以理导欲,以理制欲”的理念,管住自己的心,不该想的不想;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不去。始终做到“非理之财莫取,非理之事莫为”。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的人生撑起一把保护伞,保证自己生命的天空永远是一片艳阳天。五是慎好。嗜好之心,人皆有之。但是,玩物必将丧志,奢侈必将失德。典型例子:古有商纣王(女性爱好者)、周幽王(女性爱好者)、唐玄宗(爱美人,爱诗词歌舞)、宋徽宗(爱踢球,爱书画园艺),今有一大批贪官。党员干部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习惯,如打牌赌博、唱歌跳舞、收藏古董名画等,不能恣情放纵,而应当把它与道德节操修养联系起来,有利于的则育之,不利于的则弃之,介于有利与不利之间的则节之,谨防嗜好误前程。六是慎友。作为一个党员干部,在结交朋友方面必须慎之又慎。真正做到谨慎交友、冷静交友、从善交友、选良交友、择廉交友,谨防被朋友拉下水。古人说的好:“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由于党员干部手中有权,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便千方百计地与你“交朋友”,说的明白些,就是要腐蚀拉拢你。“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不怕做不到,就怕领导没爱好!”这是现实生活中一些无耻之徒(如赖昌星)专门揣摩领导干部嗜好时发出的“肺腑之言”。他们千方百计和你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谋取非法利益。一个领导干部,如果交了一个好朋友,就等于多了一面镜子、一个好参谋;如果交了一个坏朋友,就很容易被拉下水,走向深渊。胡长清不就是这样吗?他在江西工作只有短短四年的时间,尤其好与“大款”交朋友、打交道,有的人认识他不过20天,见过两次面,就开始向他行贿,在这些“大款”朋友的护送下,他最终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有一个行贿者在监狱里说出了心里话:“我在向他们(指受贿人)塞钞票的时候,绝对是将他们当作一条狗来看待的,不然我的心态就没法平衡。凭什么要把自己花花绿绿的票子往他们手里塞,还要赔笑脸呢?”那些把这类人当朋友的党员干部听了这番话以后,不知会做何感想。而当你倒霉的时候,最先离你而去的往往是那些当初与你关系最密切的所谓“好友”。司马迁在《史记.汲郑列传论》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汉朝有一个叫翟公的官员,在任廷尉时家里宾客不断、门庭若市,罢官后,门可罗雀。后来,翟公官复原职,众宾客又来拜访,络绎不绝。翟公感慨万千,在门上写了这样几句话“一生一死,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可见,人心难测,世态炎凉。
  七是慎平。谨防坦途翻车。人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形:有人行船,渡过了无数个激流险滩、隐石暗礁,却在开阔平坦的水面沉舟翻船;有人行车,顺利通过了崎岖山间小道,却在宽阔的高速公路上车毁人亡。究其原因,是他们在困境、险境、恶境之中谨慎小心,格外警惕,而在顺境、佳境之中怠心懈志,忘乎所以。因此,愈是个人成长、进步顺利的时候,愈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得意忘形。八是慎终。谨防晚节不保。党员干部一定要坚决克服“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错误思想,且莫人老了,功高了,位尊了,背上各种包袱,作茧自缚,自毁其身。我们党员干部必须紧记八慎争取为自己的一生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