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要实现率先脱贫、同步小康,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而要实现湘西教育科学发展,关键在于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着力破解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体制障碍和突出问题。
一、加强我州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意义
1、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水平,根本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纵观国际教育改革发展潮流,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普遍将提高教师素质视作提高教育质量和影响国家未来前途的决定性因素。
2、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发展已进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历史新阶段,由外延拓展转向内涵发展,由硬件建设转向软件开发,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更是成为事关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核心因素。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述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时,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立论开篇,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压轴收笔,将教师作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予以突出强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关注。
3、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是加快教育强州的迫切需求。贫困落后仍然是我州最大的州情;“学前教育差、农村教育弱、城镇教育挤”仍然是我州最大的教情;优先发展教育是加快我州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州战略的基础条件。新形势下,如何突出教师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基础作用,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成为谋划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强州的重要命题。
二、我州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师德水平亟待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中仍然存在理想信念缺失、师表意识淡薄、敬业精神不足、职业倦怠严重等突出问题。一些教师依法执教、规范从教的观念淡薄,家教家养屡禁不止;部分教师教育理念偏位,育人能力不足,体罚、歧视、侮辱学生。
2、结构性瓶颈亟待破解。一是年龄结构极不合理。全州中小学40岁以上教师占47.5%,特别是农村村片小任教的大部分教师为上世纪民办转公办教师,年龄老化,知识相对陈旧。二是学科结构失衡。语、数等主科专任教师相对富余,音、体、美等副科专任教师严重不足,全州农村学校“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现象普遍存在。三是专业化程度不高。部分教师特别是广大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效率不高、教学质量不好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3、优质教师资源亟待扩张。全州高层次、骨干人才教师只有1754人,占中小学教师总量的7.5%,与省定20%的标准相距甚远;在职特级教师仅有19名,不足省定标准的50%。按照省定目标,到2020年,我州中小学教师队伍中高层次、骨干教师人才总量应达到6183人,缺额4429人。
4、管理机制亟待创新。一是教师结构性缺编矛盾突出。城郊学校超编现象严重,农村片村小缺编问题突出。二是幼儿教师编制奇缺。近年来新建的农村公办幼儿园无法配备公办幼儿教师,各县市普遍挤占义务教育阶段编制安排公费定向培养幼儿教师。三是教师交流机制尚未健全。教师轮岗制度没有全面实施,造成教师资源配置极不均衡。四是教师队伍保障政策、激励机制、评价体系不完善,导致部分教师产生职业倦怠,造成教师下不去、留不住、干不好。
三、加强我州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1、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是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将思想政治学习、理想信念教育列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二是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建立完善师德师风教育培训、激励考核、监督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进一步强化师德监督,将师德建设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健全违反师德行为惩处机制。三是全面改革教师评价制度。改变单纯以绩效为重的评价模式,构建多元开放、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引领教师自觉提升师德师能,促成重德养德的良好风气,引导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
2、全力培植优质教师资源。一是全力打造“名师团队”。积极培养、充实壮大学科带头人队伍,并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二是健全教师补充机制。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培养优秀农村小学、幼儿园教师;抓好部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招生工作,为我州培养优秀高中教师;实施农村初中、中职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公费定向培养专项计划,为我州农村初中、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培养紧缺教师。
3、全员推进教师培训工程。一是加大教师队伍培训投入。依法确保教师培训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二是启动“湘西州教师专业成长二期行动计划”。鼓励和指导教师自主规划、自我发展,积极构建和完善“个体自觉与组织支持有效整合”的教师专业发展“湘西模式”。三是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全员培训”。采取高级研修、网络远程培训、校本研修等多种方式,全力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四是切实加大中小学校长培训力度。对全州所有中小学校长分期分批进行任职培训、提高培训、高级研修和专题培训。五是实施“在职教师学历提升工程”。支持鼓励在职教师通过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等途径提升学历层次。六是实施“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云平台建设工程”。积极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深度融合,有效促进教师学习研修的常态化。
4、全心探索教师均衡配置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教师编制动态管理制度。二是逐步推行校长、教师定期轮岗制度。对城乡校长、教师进行统筹调配,进一步研究和实行城乡校长、教师定期轮岗制度,真正实现城乡学校之间优秀教师的“资源共享”。三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稳定教师队伍的保障政策。依法将教师工资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完善教师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教师激励机制,适当提高农村教师人才津贴标准;加快农村学校公租房建设,切实解决好农村教师住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