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无障碍
扫码访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要闻 > 政务联播 > 县市动态

龙山拓展“四条通道”着力增加农民“四种收入”

2009-06-17 00:00 作者:谭超 刘华 来源:中国湘西网 【字体:
    龙山县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结合当前工作实际,以“三保三服务”活动为实践主题,重点在“三农”方面倾斜,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大力拓展产业结构调整等“四条通道”,确保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元至5月,该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1228元,同比增长6.1%。
    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结合龙山县情,积极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通过规模化发展,商品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该县按照“巩固老区,开发新区”的思路,下大力气巩固烤烟产业,今年完成合同面积8.17万亩。下大力气巩固柑桔产业,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加大了品改低改力度,捆绑各部门资金2000万元,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7万亩柑桔品改低改任务,全力打造“比耳脐橙”和“湘西椪柑”两大品牌,走出一条以品牌拓市场、以市场保品牌的路子。坚持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村,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动全民创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推行“公司+农户+基地”等发展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目前该县烤烟、百合、蔬菜、两薯、桔橙柚、中药材等主导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林业、牧业、渔业等产业全面发展。全县有1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扶贫龙头企业,4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企业被认定为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龙山坚持面向城市扩大劳务输出,进一步健全劳务输出网络,积极推行订单劳务,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大力实施“人人技能工程”、“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使劳务输出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依托当地产业就近就地转移农民,切实加强重大项目建设,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有效减少了农民。该县现有农村劳动力29.2万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10万余人,针对今年春节期间返乡外出务工人员比往年有所增加的情况,加大了就业培训力度,加大了信息服务力度,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对2062名返乡农民工进行了职业培训,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757人。今年1月28日(正月初三),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专题报道了龙山县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落实惠农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切实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等各项农业补贴政策,落实退耕还林、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强农民负担监管,规范“一事一议”,防止农民负担反弹。截止5月中旬,龙山县2009年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直补工作全面完成,全县共计发放补贴资金3275万元,惠及34万农民群众。
    探索有效形式,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使农民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取得收益,积极引导农民科学理财,盘活资本增加收入。逐步探索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实行“上山下乡”,为农民生产提供更多的资本支持,着力建立与农民投资理财需求相适应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责任编辑:道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