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区(1)
ALT+1
视窗区(4)
ALT+2
交互区(1)
ALT+3
服务区(0)
ALT+4
开启显示
开启大鼠标
开启辅助线
黑底白字
语速正常
开启静音
开启指读
开启连读
字号放大
字号缩小
页面放大
页面缩小
操作说明
开启读屏
关闭
开启无障碍
返回顶部
登录个人中心
智能问答
简体
繁體
无障碍
关怀版
长者专区
首页
州政府
政务要闻
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政府数据
走进湘西
扫码访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
政务联播
>
县市动态
泸溪八项“绝活”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06-22 00:00
作者:
李梅
来源:
红网
【字体:
大
中
小
】
跳香 (王岳林、赵春华摄)
踏虎凿花 (王岳林、赵春华摄)
傩面具 (王岳林、赵春华摄)
苗族数(挑)纱 (王岳林、赵春华摄)
辰河高腔 (王岳林、赵春华摄)
到2009年6月,
湖南湘西州泸溪县已有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其中2项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它们分别是杨柳石雕、傩面具、湘西苗族数(挑)纱、浦市窨子屋建筑艺术、盘瓠与辛女的传说、跳香、辰河高腔(国家级)、踏虎凿花(国家级)。
这些项目为泸溪县特有民间艺术形式,
是民族生活形式的写照,
是一种活态文化的叙事方式。
其中辰河高腔源于戏曲四大声弋阳腔,
是包括高腔、弹腔和很少部分昆腔在内的而以高腔为主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
流行于沅江中上游的支流辰河一带,
故名“辰河高腔”;
其声腔高亢激昂,
音域宽广,
可在高、中、低音区回旋,
粗放时裂金碎玉,
响彻云霄;
柔和时则细若游丝,
婉转动人。
男声用大本嗓演唱,
给人以粗犷奔放之感,
女声唱腔的高八度花腔委婉清亮,
悦耳动听,
经典曲目有《目连救母》、《归朝欢》、《降皇龙》等,
1957年进京献艺得到周恩来、刘少奇、贺龙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1998年在法国演出时曾引起轰动,
被誉为“东方戏曲艺术的瑰宝”,
其传承人为向荣是现在唯一能够通晓辰河“全堂故事”的老艺人;
其中踏虎凿花源于苗族服饰的纹样蓝本,
是用于各种服饰和装饰品的一种剪纸艺术,
不同于其他剪纸艺术的是它不是用刀剪出来的,
而是用刻刀凿出来的,
而且还保留了古代妇女刺绣的针法,
是受盘瓠图腾崇拜和苗巫鬼文化影响的凿花艺术,
代表人物有黄靠天和现健在的传承人邓兴隆。
近年来,
泸溪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挖掘和继承工作,
对内加大民间艺人的培养和文化艺术的宣传,
成立了泸溪县辰河剧团并设置编制为全额事业单位,
又在县城白沙设置了县民间非物质文化展厅,
该厅成为了全县群众进行本土文化教育的基地和来宾了解泸溪文化底蕴的窗口;
对外走出湖南走出国门,
泸溪县丰富而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深深吸引了国内外艺术爱好者。
泸溪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增强了民众对乡土民族民间文化的认同和乡土的热爱,
激发了人们的文化自尊和民族自信,
更扩大了泸溪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责任编辑:兴云]
相关文件:
关闭
打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首页|政务要闻|政务联播|县市动态
泸溪八项“绝活”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西州政府门户网站
跳香 (王岳林、赵春华摄) 踏虎凿花 (王岳林、赵春华摄) 傩面具 (王岳林、赵春华摄) 苗族数(挑)纱 (王岳林、赵春华摄) 辰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