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无障碍
扫码访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要闻 > 政务联播 > 县市动态

古丈扶贫开发拓开农民脱贫致富路

2012-04-07 00:00 来源:团结报 【字体:

  一幢幢崭新的民居鳞次栉比,一条条水泥路通达千家万户,一片片茶园镶嵌在青山绿水间……阳春三月,笔者在古丈县农村看到的是一幅幅欣欣向荣的画卷。2001年以来,在一系列扶贫开发、强农惠农政策的指引下,该县抢抓机遇,创新机制,强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唱响农民脱贫致富的幸福之歌。

  夯实基础促发展

  “这几年,通过上级的扶贫开发,我们这个山沟里的小村寨的变化也大了,公路通了,自来水用上了,村里的一些危房也改造了……”见到笔者,岩头寨镇白竹村村民张林权打开了话匣子。

  近年来,该县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和突破口来抓,坚持县级干部带头联村定点和单位包村、干部挂户的对口扶贫工作责任制。积极推行第一支书制度,每两年从县直单位选派一批德才兼备的干部充实到贫困村、移民村任第一支部书记,确保领导力度不减、财政投入不减、驻村帮扶工作力量不减,形成了上下联动、齐心协力抓扶贫开发的工作格局。10年来,该县重点围绕扶贫村“运输难、安居难、行路难、饮水难、灌溉难、照明难”等实际问题,积极整合开发办、交通、民政、发改、农业、国土、水利、移民、卫生等各类资金3.5亿元,大力推进通村公路、沼气能源、扶贫建房、村道硬化、人畜饮水、水利灌溉、公共卫生、农网改造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效改善了贫困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截至2011年底,该县通公路行政村136个,公路总里程达1047公里,农村人均旱涝保收稻田面积增加到0.43亩,沼气池入户率达到43.3%,140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电话、电视。

  产业扶贫促增收

  “有了产业开发的好政策,大伙种茶都有了干劲,现在各家各户都主动种茶,根本不用发动宣传,而且是你追我赶比着来……”说及村民茶叶开发的积极性,古阳镇树栖柯村支部书记向开周喜上眉梢。该村共4个村民小组142户500余人,全村依托茶叶开发政策扶持,共发展茶园1410亩,人均茶园面积达2.7亩,平均亩产值4000元至5000元,最高亩产值达10000元。

  为发展壮大产业,该县结合实际,发挥优势,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坚持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牧则牧,重点扶持了以“两叶一果”(茶叶、烟叶、柑橘)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开发。在工作推进中,该县层层建立和落实责任制,逐级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大力推行书记、县长联络员制度,对产业重点村委派书记县长联络员,驻村指导和督促工作进度,及时解决产业开发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有效的政策引导和工作措施,该县产业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该县“两叶一果”特色产业面积分别达到了11.81万亩、1.73万亩和5.5万亩,发展产业专业村76个。

  该县加大旅游特色村寨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开发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积极打造夯吾苗寨、张家坡等乡村特色旅游,不断提升生态文化旅游知名度,进一步拓宽了农民收入渠道。

  解贫济困促和谐

  “把关心、关爱弱势群体作为第一实事,把努力改善各族人民群众衣食住行条件作为第一要求。”近年来,该县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不断解决农民就业、就医、就读等问题,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2001年以来,先后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2700余栋,救助农村特困人员6万余人次、贫困学生9.7万人次,落实了4735户1万余名农村贫困群众的低保政策,1.7万余名库区移民享受国家移民后扶政策,新建乡镇敬老院12所,实现乡乡都有敬老院。大力发展卫生事业,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4所,建设合格村卫生室119个,公共卫生服务、妇幼保健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农民10.9万人,参合率达95%。实施教育强县战略,基本实现“两基”目标,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19所、农村义务教育合格学校7所,建设农村教师公转房43套、廉租房164套,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结合“雨露计划”等活动,通过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劳务技能和农村科技骨干等培训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年均举办各类培训班30期(次),培训农民3000人次以上,使贫困村农户掌握1至2门发展致富实用技术,达到培训一个、脱贫一家、带动一片、影响一方的目的。在深圳、上海等地,建立了一批就业服务站,帮助近1万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到沿海大中城市就业。

  扶贫花开幸福来。目前,随着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试点全面启动实施,该县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的序幕已经展开,一幅脱贫致富的巨型画卷正在泼墨绘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